茶饮趋势

众筹茶•茶山行记

发表于:2024-05-06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06日最后更新众筹茶•茶山行记<,编者按:众筹,一个前两年被全国各地咖啡馆、文艺咖们差点"玩坏了"的概念。财经评论家们板起脸来,用"游戏心态"、"缺乏信任根基"、"工作效率低下"……给这股原本属于清新之风的民间融资潮泼了盆冷水。咖啡馆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06日最后更新众筹茶•茶山行记。

编者按:众筹,一个前两年被全国各地咖啡馆、文艺咖们差点"玩坏了"的概念。

财经评论家们板起脸来,用"游戏心态"、"缺乏信任根基"、"工作效率低下"……给这股原本属于清新之风的民间融资潮泼了盆冷水。

咖啡馆众筹的温度是降下来了,但是茶圈却有人用更冷静的姿态开始了"茶叶众筹"。

以下就是"中国第一款众筹古树茶"的发起人之一的吕建锋,在这饼茶成型之路上的"茶山手记",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众筹玩家--一个梦想的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怀,还有担当。



从来没有一款茶,让我如此揪心!

一个星期,66人参与,74万众筹款到账,筹款非常顺利,势头大好情绪高涨的我被毛料泼了一桶低于零下十几度但竟然没有结冰的水给浇了个透心寒。



找不到合适的毛料!

我们在众筹过程中就开始搜集毛料信息,我和黄老师就给身边合作过的茶商、料头要茶样和价格,到后面只要听说谁有古六山的毛料我们就冲过去落实,结果要么是茶不合适、不符合黄老师的品质生态要求,要么就是价格太高了,都要比我们的预算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到众筹结束第二周一点合适的都没有找到,各种不可能、以这个成本找到我们要的茶的言论充斥在我的耳边,劝我们降低品质要求、量少做一点,劝我把钱退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类的很多,更有甚者带着幸灾乐祸的眼神私下散布些言论、要等着看我的好戏。


昆明找不到,我们就上山去!

今年4月初我在易武买过近2吨的易武茶,当时我了解到的信息是今年整个易武茶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往年大的采购商没有了,我觉得山上应该有大把的茶还没有出掉。

7月22号,我们昆明几个核心成员在古普会开会,当时气氛还是比较沉重的,我建议,我带队直接上茶山去,去山上看看茶农和料头手上的存货;黄老师也觉得应该上山去,但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去找春茶,这次的量算是非常大的,建议不要声张,悄悄地上山,先找料头再找茶农,特别注意不要发朋友圈,不要说我是51普洱网的吕建锋,因为会有不少的易武茶资源者都已经知道我发起这款众筹茶、知道我在找原料;其他人也补充了几点,最后达成的选料共识如下:

1.拒绝农残;

2.范围锁定古六山,特别注意要拒绝江城茶;

3.季节上以今年春茶为主;

4.主料1.8吨单公斤价格不超过***元;

5.原料最后要拼配压制,茶气就要取长补短,要能中和,基础料要能上能下。


约人!

我开始小范围约人,目标锁定有经验的制茶人。

我们众筹的核心成员梁祥田老师从台湾赶来,梁老师从事了近一辈子的茶工作,足迹遍布云南各大茶区,对易武茶也非常了解;我们另外一个核心成员沈立恩就在昆明,他和我们一个VIP成员邹大志从09年就开始上山收茶,都是非常有实战经验的老茶商;至于我,才不高八斗,帅不出家门,足迹也踏过云南大多数的茶山,易武也是去过好多次,还买过不少的茶;但我多是走山观色,研究并不深,不过没办法了,还是要去充充人数。黄老师坐镇昆明,我们初选的茶样先寄到昆明,他确认合格、能用、能拼配、有加分,我们才下手,黄老师在昆明还可以继续收集其他渠道的茶样。



勐海行!

就这样,我们一行4人8月3号先到了勐海。勐海现在是普洱茶重镇,是普洱茶毛料的第一集散地,勐海不光有勐海茶厂、有老班章,还有几个初具规模的茶叶市场,毛料商更是巨贾云集,我所知道的几大料头都在勐海。我们满怀希望就这样来到了勐海。

到了勐海我们就开始投入工作,来之前我们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解到不少的勐海有古六山茶的料头信息,第一天我们大约就看了几十个茶样,我们察颜观色初选觉得可以带回来20来个茶样,计划晚上开汤。

那天晚上,开始我们还是比较兴奋的。我们在勐海的VIP成员--做了十多年茶的勐宋玉望也来了,我们6个人用审评杯一巡十几个茶样和我们从昆明带下来的标准样对比喝,两巡下来后非常失望,基本都达不到我们的标准样水平,我们相互安慰说再找、明天会更好,先去攸乐山看看。

5号白天我们从勐海到了攸乐,攸乐是古称,古六山之一,就是今天的基诺山。我们在攸乐找了料头、进了茶厂、摸底了好几个村寨,收集了十来个茶样回到勐海。照例晚上开汤审评,我们不敢兴奋了,大家在审评的时候不像昨天话多,静静的观汤色、闻叶底、品汤感,最后静静地道出自己的结论。

明天没有更好,结果差不多,后天也差不多,大后天也差不多。7号晚上我们4个人开会一致认为去易武,直接到源头去找茶。


易武印象!

早知道古六山当中象明占四山、易武和基诺各一,但我个人认为古六山尽在易武,易武大茶区概念



为什么这样说?

先说攸乐。攸乐风光不在,夸张一点说有古六山之名并无实。这次茶山行最差的工艺、最便宜的茶都是在攸乐见到的;据传,且我也这么认为,不少倚邦茶就有从攸乐过来的,都到这般田地要去靠冒充别人混个身价;攸乐生态最堪忧,我平生见过最密集的橡胶林就是在攸乐茶区看到的。当然,批评是一种提醒,善意的提醒;之所以会批评,是还对攸乐抱有期望,希望他们能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希望过几年我们能看到某种可喜的变化,希望攸乐还是攸乐,至少是人们知晓的实至名归的攸乐茶区。

再来说说象明。古六山之革登、倚邦、莽枝、蛮砖都在象明,此四山这次我们都做过深入了解,茶好、工艺好、生态也不错,但我还是认同大易武茶区概念。

首先商在易武。易武镇茶的影子到处可见,制茶作坊与茶厂比比皆是,连我们住的那个茶之源客栈老板都有几个粗制所和一个茶厂,商人买古六山茶也首选易武落脚,以此了解信息。

其次古六山文化在易武。曼撒是地图上易武镇唯一属于古六山的茶山,但易武有胸怀有格局,不宣传小曼撒,宣传大易武,承古扬今,陈升福元昌用新的声音讲过去马蹄声声茶马古道上老茶庄福元昌的过去和今天,祥源小产区蓝图越来越清晰,和我同年、帅和我不分上下,但由于会穿衣服、会打扮,看起来比我帅一点的施老板在易武、在杭州延续宋聘号的辉煌;易武正山成了今天古六山茶区新的名牌,易武正山在哪?我不知道,估计是在你我、在消费者的心中。


永远的易武茶

我做茶近7年,经常听到两句话。第一句就是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终结茶,无论以何茶为始,多年以后或者很快会主喝普洱茶或者只喝普洱茶,对这句话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句话是易武是做茶人绕不开、喝茶人也绕不开的,大概的意思就是绕来绕去还是易武茶好;这句话我至少是部分认同的。

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我觉得这个是茶界最成功的广告词,没有之一;老班章现在如日中天,火得一塌糊涂,今天我们的焦点还是易武这个"后"。现在能够找得到的存世的老茶大多是易武茶区的,这是活的历史;邓时海老师的那句越陈越香是现代普洱茶整个体系的基石,佐证怕只是基于易武存世老茶得出来的,这也是历史;古六山大名鼎鼎,茶马古道的历史就是放大的易武茶史,漫漫茶马古道以易武为起点,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这是历史。

现在的易武没有躺在历史的灰塌上沉迷,而是基于历史整个茶区重新革新自立于茶界。易武的生态是有目共睹的,大山里的易武茶、森林里的易武茶,今天易武茶完全和全球接轨,符合食品原生态的流行健康趋势,高山云雾出好茶是易武人对生态的爱护、对古树茶保护的结果;上一拨的普洱茶疯狂行情就是由易武茶为突破在港台流行,在越陈越香的行业基石诞生、并大肆炒作乃至路人皆知,让普洱茶做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才有了今天普洱茶的局面。

一部易武茶史就是普洱茶的历史,你怎么能绕开历史?这是我对易武的印象,也是这款众筹茶的缘起。


易武柔韵!

我们做茶人经常会提到这款茶易武味明显,那么问题来了,易武味是什么?

很多人说大益茶好是因为有勐海味,我曾经就什么是勐海味探讨过很久时间,有机会再另文分析。这次众筹茶古六山已去攸乐,那就剩下大易武茶区,要先做好茶,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易武味。

"易武茶喝进去感觉没什么,也不烈,柔柔的,但后劲很大"。那天我们一起在康乐茶城喝易武茶样,宫廷茶厂杨总说到,我非常认同。至柔莫若水,然上善若水。易武茶用水冲泡,让水柔多了茶韵,我理解的易武味就是易武柔韵,易武茶最常见的另外一种描述:汤香水滑,这只不过是柔韵的另一种诠释。柔,但力不弱,如纤细女子,看起来弱不禁风,却撑住了半边天,"柔中带刚,刚外有韵",这是我对易武柔韵的理解。黄老师在出发前也多次请我们喝他收藏的易武茶样品,多次提到这个"柔"字,做一款易武特点明显,也就是易武味明显的古树茶是我们几个出发前的共识。


易武我们来了!

带着易武的印象和对易武味的理解,我们来到了易武。我们很晚到的易武,叫了半天门住进了易武客栈,名气大、蚂蚁也多,第二天我坚决要换地方住,15天的易武行伴随着蚂蚁的记忆开始了。

我们先拜各种码头,易武的各大茶商料头,我们粗粗都过了一遍;易武的情况要比勐海好得多,茶农手上的春茶并不多,8月的易武好多寨子鲜叶还是要几十块一公斤,也有人在收。

我们是以易武镇为基点,大部分的有点名气的产茶寨子能去的这次都跑了一遍,没去过的大概只有刮风寨和瑶丁(瑶族丁家寨),去过的地方太多,容我慢慢道来。



定基料!

普洱生茶有两种,一种是纯料,就是一定范围的单一品种茶,这要求茶有特点还要有量;还有一种是拼配,取各茶长补其短,多种料经过拼配师糅合呈现新的口感体感;我们这款茶量有4吨,量大时间又不对想在这个时候买到符合我们要求的好茶那就只有拼配了。黄老师和梁老师都讲到,拼配先要有基础料,搞定基础料其他就好办了,理由是拼配你得有料可拼要知道拼什么的才有加分,就得有基础茶样来作为出发点参照物去找其他茶,拼配不是简单的混拼,佳物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毕竟可遇不可求。

我们找基料的运气还算不错,找到2款有量还质量还不错的,立马顺丰到昆明给黄老师定夺,第二天黄老师就给我们答复定下来一款,也给了我们方案,定下来的基料茶气中正但上下两端力道不足、滋味平和浓强度不足、香气略缺,让我们按照这几个方向去找拼配料。

我们几个开始又兴奋起来了,立马开始制定作战方案,主要是梁老师的提议:

1 拼配料主要找头春茶;头春滋味浓香气还强;

2 以易武蛮砖方向为主,弯弓片区为辅;原因还是因为上面2个;

3 我负责原料的生态和体感,他们三个负责口感;最后大家一起来评估是否和基料融合,拼配是不是会有提升。我和黄老师重新学习喝茶两月有余,对茶气和生态的体感有一点认识,正常应该远不足出师参与实战,但没办法只有赶鸭子上架。这款众筹茶是黄老师带我做的第二款以茶气为基线的茶,第一款是中木古醇,我们51普洱网已经开卖了,古醇是一款古树熟饼。

那天,我们比较兴奋,梁老师晚餐照例整点白酒量多了些,小沈和大治他们俩还陪着喝了点。



找拼配料!

接下来的十来天,我们就蛮砖排片区和曼撒片区到处转,只要有十多公斤的春茶古树茶初评可以就拿样,晚上回酒店就开汤评审,早上我们出去,晚上在酒店大堂我们审评,看中的样第二天就发给黄老师把最后关,应该说我个人非常享受最后找拼配料这个过程,分享几个细节,大家就知道了。

前文就说过,他们三个都是老茶人,非常专业,我是茶界超级混混,对茶其实没有多少系统认识,但在后来这十来天,茶农茶商一拿出样品,我差不多就立马可以判断是不是春茶、是头春还是春尾茶,是不是很酷?

审评的时候,茶样一字排开,生态问题的我闻第一泡的叶底大概就可以区分,再加以口感喝茶汤就可以确定。应该说之前有点理论,这次混了些实战。爽吧?

我们买了一些头春的弯弓古树茶,猜猜多少钱?你猜的高了;你问我具体多少?对不起商业机密不告诉你,但性价比我们几个一致都认为超值,特别是对我们拼配后品质有大幅提升。我们去的这个寨子,茶农说春茶结束就没有人来收茶了,那些留着要卖两千一公斤的茶农慌了,眼巴巴等啊行情越来越不好,更慌,我们进村的时候,十分钟不到,至少送来来几十种茶样,开的价格直接达到我们期望值。在仲夏季节买到符合我们要求的头春古树茶还超值,简直是人生第一大快事。乐吧?

对于拼配茶不是品质越高就越好,合适就好。这次我们发现不少好茶,清饮开汤都好,绝对好茶,但一拼进去提升并不大,一开始黄老师和梁老师多次提到这点,我一直不理解,这次终于搞懂了,茶合适就好。古人云:朝闻道,夕可死,我这次搞清楚很多东西,高兴吧?




流水帐!

1) 1行4人,8月3号到勐海,8月8号到易武,8月22号回勐海,8月24号回昆明,总计22天;

2) 总计找到400个左右的茶样,初审满意拿了并开汤的茶样有160多个,开汤后通过发到昆明给黄老师的茶样近30个,最后我们把所有收集的茶样混堆在一起有十五公斤还多;

3) 见到冒充春茶的夏茶超过100个;

4) 接到电话、收到消息找到人又说没茶之类的事情超过十次;

5) 遇到山体滑坡道路被大树挡住一次;



6) 吃过的鸡超过十只;喝进肚子的茶超过500种;



7) 毛料称重装箱做标记用坏的大头笔超过十枝,毛料匀堆3人花了4天;



感谢!

莫西子诗唱到"不是你亲手杀死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我理解意思是你遇到正确的人和事,人生才有了意义。感谢这次众筹支持我的65个兄弟姐妹,感谢黄小元老师的无私指教,感谢梁老师、沈立恩、邹大治和李锦兴的茶山同行,感谢这次对我们支持的勐海、易武的朋友,是你们让这款众筹茶成为可能,是你们让这款茶超出我的期望。


再次感谢!



购买这款茶

http://www.51puer.com/goods-3441.html




以上图文均来自网络,若有疑问请联系茶语网。 2022-05-04 00:06: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