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西林县移民吹响“以茶致富”号角

发表于:2024-03-29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3月29日最后更新西林县移民吹响“以茶致富”号角<,"茶叶能当饭吃吗?"1995年,西林县实施易地安置扶贫项目,那佐苗族乡石漠化地区的80户特困农户集体搬迁,看着没有水田的"新家"--古障镇西舍村黄果园安置林场周边一个又一个的土山,移民群众困惑了。时光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3月29日最后更新西林县移民吹响“以茶致富”号角。

  "茶叶能当饭吃吗?"1995年,西林县实施易地安置扶贫项目,那佐苗族乡石漠化地区的80户特困农户集体搬迁,看着没有水田的"新家"--古障镇西舍村黄果园安置林场周边一个又一个的土山,移民群众困惑了。

  时光荏苒,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移民基本上都靠种茶吃饭了,春节到国庆这段时间光卖茶叶我就赚了1万多块钱。"古障镇西舍村黄果园的移民向孝仙说。

  近日,记者走进古障镇西舍村黄果园安置林场,茶乡风貌即映入眼帘,只见土山上一畦畦茶树层层叠叠,过去让移民困惑的光秃秃的土山,如今变成了流金淌银的"绿色银行"。

  曾经,古障镇西舍村黄果园的移民坚决认定"种茶不能当饭吃"。"没有水田,只能种茶叶,想到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老家还可以种玉米来维持生活,好多人都哭了。"西林县古障镇西舍村黄果园屯支书向孝祥回忆,初来乍到的移民在"新家"的山沟山洼开荒造田后,方才安定了下来。

  渐渐的,移民群众发现,开荒造田的生产衍生出一个问题:勉强吃饱,想吃好的,口袋没钱。

  向土山"进军"!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的移民在土山下吹响了"以茶致富"的号角。

  经过多年的种茶探索和实践,1999年3月,移民在黄果园林场开始采收第一批茶叶,当年每家平均收入1000多元,移民从茶叶上获取了"第一桶金"。在移民对种茶信心倍增的时候,2006年,西林再为移民注入"强心剂":种植600亩茶叶扶持黄果园的移民,并分配农业技术员手把手教对茶农进行培训。技术和物质上的支持,使得黄果园林场在2007年获茶叶大丰收,当年收获生茶叶16万公斤,销售价格7元/公斤,产值达112万元。

  移民对茶叶生产和管理热情越发高涨,可是没料到的是在2012年的时候,移民们却突然不能光靠卖茶的钱吃上饭了。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黄果园的茶厂资金和技术跟不上,加工的茶叶在市场上无法形成品牌销售,价格提不上去,茶农利益极大受损。

  必须先树立品牌!为了促进西林"茶经济"的发展和保住移民的"茶饭碗",在第十届东盟博览会上,西林与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成功签约,合作内容是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在西林茶叶主产区设立企业,建设绿茶生产线6条、红茶生产线3条以及乌龙茶生产线2条,以全自动、智能化、连续化、清洁化的生产方式,打造西林茶叶品牌,强化茶叶的包装和营销,让西林品牌茶叶走向高端市场,增加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助茶农增收。据悉,该集团在黄果园采取承包800亩茶园和500亩山地形式进行核心区有机茶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如今的新老板收茶叶大多是收一芽一叶,这种原料制作出来的干茶滋味甘爽回甘,很好喝,价格上得去,我们又可以靠种茶过上好日子了。"向孝仙告诉记者,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入驻西林以后,对茶农采茶要求虽然提高了,但是收入也上去了,2012年两芽两叶的茶叶一斤也就卖个3块钱,如今一芽一叶的茶叶可以卖到7块钱。

  据了解,目前西林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1.8万亩,年产干茶4000余吨,全县茶叶生产企业有226家,其中有"王子山"、"宫保府"、"足龙"等多个茶叶商标,西林茶叶产品平均价格大幅上升。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赵文海说:"我们现在就是要让茶叶的质量提上去,准备注册商标把品牌打出来,将好茶卖到全国各地,让茶农可以享受到品牌茶叶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022-05-03 14:46: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