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丙申访谈录丨匆匆这一年,禅者林谷芳眼中的热点与观照

发表于:2024-04-29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9日最后更新丙申访谈录丨匆匆这一年,禅者林谷芳眼中的热点与观照<,匠人精神、中医、自媒体和特朗普,于禅者而言是观照并感知一切,却又不拘泥于事情本身。丙申岁末,让我们跟随禅者林谷芳,从禅者的角度来看过去、当下的时事热点。不与万法为侣,才更能洞见事物根柢。林谷芳老师在2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9日最后更新丙申访谈录丨匆匆这一年,禅者林谷芳眼中的热点与观照。

匠人精神、中医、自媒体和特朗普,于禅者而言是观照并感知一切,却又不拘泥于事情本身。丙申岁末,让我们跟随禅者林谷芳,从禅者的角度来看过去、当下的时事热点。不与万法为侣,才更能洞见事物根柢。


林谷芳老师


在2016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中,有许多现象、事件引发热议,比如刚刚通过的《中医药法》,比如匠人精神、新媒体和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等等。我们想知道大师眼中的2016是什么样子,他关心的这个世界会是什么颜色,于是我们找到了禅者林谷芳。



初识林谷芳老师,禅宗大破大立的气质在他身上显露无疑。言谈之中,处处透着"孤轮独照江山静,自笑一声天地惊"的大气、恢弘与通透。外界赋予了他很多身份,如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台北书院山长、台湾第一本文化政策白皮书的撰写人、台湾文化界数十年来唯一持守中国牌而不倒之文化标杆等等,但他却更愿意只剩下禅者这一个身份。

也许只有作为一个禅者,于修行路上,才能事事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一如他自身所言,不与万法为侣,才更能洞见事物根柢。



金茶方:大陆这一年最流行的词是"匠人精神",2016年广州茶博会上,在提到茶人的境界时,您也提到匠人这个境界。大家都在谈匠人这个词,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林谷芳:匠人这词,在大陆似乎已谈了两三年。这跟近几年,我们大量的人去日本,受到日本"匠人文化"特质的影响有关。其实之前也有一些人在谈这个,但并没有引起共鸣。

当然,在我们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发觉很多事的确是需要匠人精神才能做得更好,这种渐进式的自觉如今可说越来越浓。但整个来说,去日本得到的亲身触发还是最重要的因素,亲眼见到,你才能知道这四个字代表的真正意义。



匠人有个特性就是"手作",亲身参与、亲身做。对生命的安顿、艺术的修行乃至平常的生活,这都是必要的,不手作,许多事物就变成了空虚的、概念性的东西。

日本民族习惯用外规来型塑内在,没有亲身实作的外规而侈谈大道,一切就都是虚的。日本茶道正如此,即使你以前不懂禅,只要进入茶席,禅的东西也就自然会沁入你的生命。匠人不跟你讲什么道理,但你跟着他做,道理就已经与你合一。



金茶方:"匠人"这么热,对我们一些技艺、文化发展有没有指导意义?


林谷芳:当然有。过去我们喜欢谈一些高大上,甚至很玄的东西,匠人就可以让你回归原点。

比如茶,首先要想怎么做出健康的茶,再谈有生命的茶。有这基点,其他的开展才不会虚浮。但也不要以为匠人就是最高境界。匠人要能变成一个大家,是他有深刻的人文,且这人文很自然地体现在它的"匠"中。



金茶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特别是新中产的产生,国人正试图去寻找一种文化自信。我们知道,"科学"其实是西方文艺复兴后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但是当我们从迷信科学的一切到发现其中的很多局限之后,很多人又回过头来研究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林谷芳:西方在谈科学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基本有个前提是基督教的宇宙观。谈科学时,他们是相信有个造物主和它所设定的秩序的。作为卑微的生命,我们从理性发端,透过科学去发觉、印证这个规则性的存在。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就是一个物理学者,白天可以谈相对论,晚上可以算紫微斗数的地方。东方中印这两个文明,从西方理性角度来看,基本上都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神秘主义就是相信宇宙的奥秘,不是靠人类的理性所能够完全理解的。东方很多的思维跟西方,存在本质的不同。



所以当一个声音说要用西方的科学来要求我们时,先不说在这里有哪些地方需要磨合,更重要的是用这个态度来要求我们的人,并没有出现西方人在探索造物主所订规则时所显现的谦卑,反而出现了一种假名为科学的傲慢。

于是我们就看到许多自诩进步的人拿起科学的招牌毫无遮拦、绝对化地要求别人。其实,即使是西方的科学家也不会如此率意地否定中医,否定其他他不熟悉的学问,反观我们自己,却就有很多科学家直接认为中医是伪科学。




金茶方:那么中医是某些人眼中的伪科学吗?中医和西医之间,能够互相否定吗?


林谷芳:这就像中西的美学是不同的一样,也许有些地方可以汇通,但基底并不相同。中医、西医其实站在不同的建基点上。西医的一切基本上都是临床医学的结果,中医不一样。

比如中医讲气脉,至今不是临床医学所能完全掌握,它是一种修行上的观照,有些人直接印证了。另外透过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在实际医疗上,也发现即便作为一个哲学性的解释,中医也仍旧有他相应的客观性、有效性。总之,它们是不同系统的东西。



再比如针灸,汉朝已经有了。人如果有360个穴道,每个穴道有5种功能,按照临床医学,你要做到5的360次方验证的,这即便删掉一些属性相近的变数,也还是个天文数字。西汉的中原人口,据估计只有1000万人,1000万人每天生1000万个病,再多活一千万年,得出来的数据也不及这亿万分之一。从这个角度就知道,它不是一个从临床医学发展出来的东西。临床只是证明它的对与错以及用来修正它的理论而已,但它不是理论的源头。总之,相对于西医,中医理论是另一个系统的东西。

这里还得提一下某些极端科学态度的荒谬:你是要得到理论的完全性还是要治好病?我们可能得到了宇宙百分之一的知识,但够我们用了。难道要证明百分之一百再使用?你已经有了病,针灸下去有效就好了,你却想先要把针灸理论研究完,或更甚地,能纳入西医理论系统再使用它,那人早就死了。



金茶方:那么说,金茶方提倡根据茶性、人体体质去安排茶,提倡喝对茶,这个逻辑对吗?


林谷芳:当然是对的。人体太复杂,我就见过喝茶过敏的人。当然会有某些通则,但也要注意到一些强烈的个体差异。道家哲学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体得自然,也就是要懂得自己身体的韵律,了解自己身体的韵律后再去选择茶喝。



金茶方:我们拾起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是什么?有关部门尝试通过孔子学院的方式去弘扬,但效果也是有争议,您认为应该怎么做更有效?


林谷芳:中国文化很丰富,原来是儒释道三家,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怎么可以就用孔子代表中国?这首先就狭隘了。

坦白说,在儒释道三家中,最容易产生文化藩篱的是儒家,因为儒家的许多伦理是带有强烈的文化特质,也就是较具后天基础的。尽管伦理有他先天自然法的基础如亲子关系,但如何维系亲子、家庭乃至宗族关系,每个社会却都不一样。所以很难要求外国人直接拥抱儒家伦理。

但不同文化的人却可以共同拥有更基底、更广垠的自然哲思,所以离开有船坚炮利影响的圣经翻译不说,世界上单用柔性力量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是《老子》,这说明《老子》相对于儒家伦理,更能超越文化的隔阂。



而更加能穿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障碍的还应该是佛家,只要你能观照生命的缘起缘灭,物起物落,体得万法无常,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会很容易地接受佛家思想。

所以说,在儒释道三家中,最具有中国特质的却是儒家,但最具文化藩篱性的也是儒家。开玩笑但也真实地说,你设个孔子学院,别人就会用亚里士多德跟你对抗。

我们很多人谈中华文化,喜欢谈所谓先秦的"纯粹"中华文化,好像我们中国周朝之后这两千年都白活了。1999年,我在五台山参加佛教东传2000年纪念大会时,每个上台讲话的人第一句话都是: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后来记者访问我,我说奇怪,有个东西在你这里落地生根了两千年,宋代以后尤其"户户弥陀,家家观音",你们竟然还说它是外来的?





其实在六朝、隋唐时都不特别强调佛教的外来性,真特别强调是在宋以后,儒者这时希望把中国文化纯粹化,于是就出现了言必称先秦的说法,这种视野的局限跟我们现在谈孔子是一样的。

孔子的确是万世师表,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但是以为孔子的许多说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不了解伦理,虽有先天自然法的基础,但以怎样的伦理状态出现,却是后天设计的,是文化发展出来的结果。



金茶方:如果不叫孔子学院,那叫什么?


林谷芳:那就直接叫中华文化学院,就儒释道三家齐弘。自然会有人来选择要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



文字为金茶方原创,个别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2-05-03 23:56:4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