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万没想到: 于丹居然是资深爱茶人!陈鼓应说喝茶第一次如此享受

发表于:2024-05-0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02日最后更新万没想到: 于丹居然是资深爱茶人!陈鼓应说喝茶第一次如此享受<,2017年6月21日,农历五月二十五,夏至。据说,这一天,在一年之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这符合这一天我们对这个节气的切身感受。因为在漫长一天的等待之后,我们翘首期待已久的"百年岩韵·盛世雍容之气象"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02日最后更新万没想到: 于丹居然是资深爱茶人!陈鼓应说喝茶第一次如此享受。

2017年6月21日,农历五月二十五,夏至。

据说,这一天,在一年之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这符合这一天我们对这个节气的切身感受。因为在漫长一天的等待之后,我们翘首期待已久的"百年岩韵·盛世雍容之气象"茶会,也终于在暮色笼罩之时,月上梢头之刻,正式拉开帷幕。

悠远静谧的皇家院落,这群有趣的人、喝着顶级的茶,说茶论道。不知觉间,时间如白驹过隙。

这两个钟头的"一期一会",向我们展示了一场茶会的无穷可能性。


上午9:00 北京折叠


踏进颐和安缦的那一刻,现代北京折叠,千年古都伸展。



即便无数次在清宫剧里见证过那些红墙黛瓦的华美宫苑,但来自帝王之都的恢宏气势,和老建筑穿透时光的魔力,只有当你真正置身其中,才能体会。



室内宫殿般的挑高,明清家具的摆设,与颐和园一脉相承的皇家庭院风格,犹如一个巨大的"场",当你踏入其中,即立即被无声笼罩。




脚步声、说话声,在这样的空间无一不被放大,让人很自然地就安静下来。

室外雕梁画栋之间,昔日王谢堂前燕犹在。翠竹碧树掩映之间,蜿蜒的回廊勾连着四方庭院。皇家园林的步移景异,依旧实践着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是的,再没有什么能比在这样的场域中,开一场茶会更让人兴奋的了!



上午10:30 雕刻时光


气场强大的空间,要有足够丰富的细节支撑。

时令的花卉,呼应这个季节,让整个空间瞬间灵动起来。

一比一复刻的台北故宫原物的花器,放在原来同为宫廷建筑一部分的颐和安缦,也找到了协调的步调。





点上奇楠香,响起音乐,整个氛围慢慢渐入佳境。

孝文泡茶用的盖碗茶具,和陈再粦老师泡茶用的潮州工夫茶具摆上桌,整个空间渐渐充盈起来。




透过竹帘的光影不停地变幻流转,落在打磨得发亮的地面金砖之上,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每个人内心的时钟都在滴答读秒,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傍晚6:30 宾客入席


暮色缓降,客至,来赴茶会之约。



大家颇为熟悉的著名道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鼓应教授,以及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教授,作为本次茶会的主宾,来到现场,引来一阵阵的骚动。


▲ 大家颇为熟悉的陈鼓应教授和于丹教授


同时出席的,还有金融界的三位知名人士--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总裁,甄军;东方华盖股份投资总经理,许莉;北京紫金鼎投资股份总经理,宁晨。

以及金领生活董事长,吴悠;茶语网总裁,张阳;和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孝文家茶CEO,王开心。



晚上7:00 茶会开始


净手、入座后,这个夏至之夜,竟骤然刮起了狂风,婆娑树影映在窗上摇曳,雷声阵阵中,我们的两位掌茶人--陈孝文先生和陈再粦先生也分别就座。



▲ 陈孝文用的是盖碗泡法,作为一名制茶人,他无疑是最了解自己所制的茶的人。每一泡都是武夷岩茶的味觉标杆。



▲ 陈再粦用的是传统潮州工夫茶泡法,一招一式都是教科书,且每次只出三杯,只能嘉宾轮次喝到。


室外雷电交加,而室内却茶香四溢。

而之前在国学讲台上,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于丹教授,没想到也是一位味觉极其灵敏的资深老茶客,提起三坑两涧、名种名丛、历史典故……深入浅出、如数家珍,让在座嘉宾惊喜万分,如临讲堂。



而其点评香气滋味,也非常精准到位,她评论茶王大红袍,"有肉桂的香冽,但也有水仙的轻柔";评论牛首,"这种醇厚霸气,还有复合香气,以及它的长度,在三坑两涧里都是有识别的,"让泡在茶汤里长大的陈孝文都鼓掌大呼"厉害"!

喝到好茶,于丹教授也不吝溢美之词,惊艳到了她会道谢,也会直言感叹,"人生在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只能用宽度增容,也就是说我们尽可能地遇见好东西……喝这样的茶入口,我是觉得,人不敢浮躁,不敢轻狂,人在这个时候不敢喧哗……"




"清代的张潮写的《幽梦影》里面有句话,他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很多人都当喝茶是个闲事儿,但大家今天坐在这里,如此隆重,我们是把这件事当做一件真正值得忙的事,就是能把别人都当闲事的事来忙它,我觉得这些人就有能耐,把别人都忙的功名利禄放下,心头有一道闲情。谁能忙世人之所闲,谁才能闲世人之所忙。"于丹教授说。


▲ 本次主泡三款茶:茶王大红袍、牛首、1989牛肉。


而被于丹教授也谦虚地自认是来给其当"助教"的陈鼓应教授,则低调戏称自己今天只是来享受的。

他回忆起往事,从小就喝茶,但其自认只是一个普通的喝茶人。生逢战争年代,小时的习惯就是大碗喝茶,并没有细细品茗的心态。

即便传统文化在曾受到很大冲击的情况下,他依然认为透过家庭文化传统的堡垒,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依然在代代千百年相传,这里面也包括茶文化。



尽管年轻的时候,也读尼采,偶尔"too power",但越到后来,先生却越在老子、庄子、典籍文化中,找到精神共鸣。

"所以读古书,心胸会比较开阔,特别老庄,那种时空感,另一方面,生活太匆忙、太浮动躁动,配合一些茶文化的生活,会让你的心胸比较顺畅。"

话毕,他自开玩笑"我这辈子一个喜欢吃醋,一个喜欢喝茶,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到了现在82岁依旧健健康康的原因。"



晚上9:00 尾声余韵


茶过三巡,不知不觉间,茶会也逐渐走入尾声。

这几年在做文化园区的甄军先生表示,这几年已经欣喜看到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喜欢国学、靠近茶文化,也非常感谢各位的今晚的相聚,共享这样的顶级好茶。


▲ 许莉女士和甄军先生


许莉女士则言,今天离茶近,离好茶很近,离人近,离大师很近,然后,离道近,"所以我觉得,好像平时离你很远的东西,就融在了这个茶里,跟你的身体,跟你的思想,跟你的心都融为一体了,真的觉得这是一种享受。"


▲ 宁晨先生


宁晨先生作为当晚茶桌上,最年轻的一位,也感叹非常幸运,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品茶,能发自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跟各位老师来探讨,无论是茶还是由茶带出的人生道理,"对我这个晚辈,真的是非常的幸运。"



于丹老师亦感恩两位掌茶人,"陈再粦老师和孝文一黑一白,坐在这两端,孝文的脸上是一团天真之气,陈老师的脸上是一派庄严肃穆的气象,人坐在他们面前是不敢喧哗浮躁的,我觉得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他们手上的工夫,而是他们内心的状态。"

至此,"百年岩韵·盛世雍容之气象"茶会北京颐和安缦站也圆满落下了帷幕,众人合影留念后,走出茶室,一场夏雨停得刚刚好。



雨后空气更加清新,而走到院落之中,刚刚经历了顶级岩茶洗礼的众人们才惊觉,这院落中的合欢花正散发出一种类似岩茶的醉人甜香,香气逼人。

不知是花香真的像极了岩茶,还是岩茶的香气太盛蒙蔽了我们的嗅觉。

终归是,茶已尽,韵犹在……



不过没关系,2017孝文家茶"百年岩韵"茶会系列的另外2场也即将持续登陆--

"百年岩韵·和敬清寂之美好"茶会台湾食养山房站:2017年8月20日

"百年岩韵·东西文化之交融"茶会上海大可堂站:2017年10月20日

敬请期待!


撰文:Via

摄影:夏小西


2022-05-03 23:50:4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