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带上柴刀和鸡,剥去身上的蚂蝗,我们去密林深处拜访隐居世外的高杆古树

发表于:2024-04-2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8日最后更新带上柴刀和鸡,剥去身上的蚂蝗,我们去密林深处拜访隐居世外的高杆古树<,说普洱茶,绕不开易武。寻普洱茶,也要到易武。易武茶山就像个宝藏,薄荷塘、弯弓、落水洞、同庆河……每隔段时间总有一个新世界被打开。这个宝藏的名单还在继续书写。找茶人就像在沙滩边挖沙的孩童,有时挖到一片塑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8日最后更新带上柴刀和鸡,剥去身上的蚂蝗,我们去密林深处拜访隐居世外的高杆古树。

说普洱茶,绕不开易武。寻普洱茶,也要到易武。易武茶山就像个宝藏,薄荷塘、弯弓、落水洞、同庆河……每隔段时间总有一个新世界被打开。


这个宝藏的名单还在继续书写。找茶人就像在沙滩边挖沙的孩童,有时挖到一片塑料,有时挖到一粒石子,有时挖到一块玻璃,有时也会挖到一颗珍珠。都是乐趣。


上周,茶语网就和浮生若茶的小马哥一起,百分百体验了一把找茶的喜和乐。



寻茶第一站:神秘的天门山


我们这次寻茶之旅的第一站是天门山。说到天门山,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而如果对普洱茶不是很熟悉的话,也很容易把"同名同姓"的两者混淆,甚至有可能闹出张家界也产普洱茶的笑话。


云南天门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镇马叭寨,属于中老边境。天门山平均海拔在1600米左右,终日云雾缭绕。我们要去探访的高杆古茶树就隐匿其间。


▲ 远眺天门山,山那边就是老挝


早上8点多,在吃过一碗当地的米干后,浮生若茶的小马哥就驱车带领我们向天门山进发。天门山离易武镇不算太远,大概60多里的路程。不过,要进天门山,我们只能先到马叭寨,之后再换乘当地茶农的摩托车进山。


1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马叭寨。马叭是个瑶族寨子,规模不大,也就10几户的样子。站在村寨口,天门山的模样清晰得触手可及。山势层峦叠嶂,绵延不绝,朵朵白云,飘渺悠远。



面对此景,久居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的我们难掩兴奋,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一旁的小马哥遥指西南一角,告诉我们到那儿就是老挝了,并神秘地说道:"更刺激的还在后面。"


▲ 中老边界界碑


跑茶山,瑶族小哥跑坏5辆摩托


第一波刺激来自跨上摩托车后座的那一刻起。


从马叭到天门山非常狭窄崎岖,车根本开不进去。再加上雨季,更是泥泞湿滑,到处都是泥浆水坑。开车人稍有不慎就翻车,很适合越野。


行驶在这样的路况上,车轮只能缓慢翻滚。伴随着搅拌泥坑的哗啦声,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我们这是在开耕田机辛勤劳作。



好在瑶族茶农的车技过硬,整段路跑下来,我们没翻一次车。当然,也没越过这么野的野。因为颠簸摇晃得厉害,到达目的地时,我们一个个坐得腿麻手软,满身大汗。


同行的茶农看着我们笑了笑,用安慰的口吻说这还算幸运,要搁几年前路都没有,只能步行。


和我同车的茶农小哥证实了这个说法。小哥皮肤黝黑,长相俊朗,汉名叫盘荣,但大家都喊他瑶族名字"纽",是当地爬高杆的头号高手。


在车上的闲聊中,"纽"跟我说他们小时候经常走小路上天门山,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而且还必须结伴同行,山里有熊和野猪这些野兽。"



现在,这条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路的路,客观上则把更多人堵在了外面,望路兴叹。即便是骑摩托,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纽"说为了跑这条山路,他已经换了5辆摩托车了,几乎每年一换,前后共花费两三万元。


我从没见过这么高大的古茶树!


经过1个多小时的"折磨",我们终于到达了天门山古树茶园。身居此处,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的美好。


▲ 天门山古茶园,当地茶农用他们的文字在上面写了一首歌谣


古茶园郁郁葱葱,大树林立,遮天蔽日。各种热带植物散落,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态画卷。山中清新的空气猛烈冲击肺部,令人忍不住贪婪地多吸几口。山林湿润的气息轻触皮肤,带来阵阵清凉。


▲ 在丛林中偶遇一只蜥蜴


更大的惊喜是那些高高耸立的高杆古树。就连见多识广的茶语"网红"叶叔都被镇住了,"哇"声一片。之后还迫不及待和其中一棵健硕挺拔的古树亲切合影,双手环抱,目光温柔,比拥抱女朋友还深情。


▲ 瑶族茶农展示爬高杆绝技


对每个爱茶之人来说,这的确是无法抑制的深情。能亲手触摸这棵山野之中的茶生灵,是缘分,也可以说是福分。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以及长久以来的与世隔绝,才造就了这片茶叶的绝美之地。



浮生若茶做的一项检测报告也证明了它的纯净。根据小马哥提供的最新国标检测报告显示,天门山的土壤及高杆古树茶均无任何农残反应。


数十棵高杆古树追寻着太阳的光辉,自然生长。我们丈量了其中10棵,高10余米,粗0.5米-1.2米不等,亭亭玉立。


▲ 最新日期2018年8月23日,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一份检验报告,显示天门山茶叶无任何农残反应。


蛮砖国有林中的茶园秘境


天门山之行在一顿简易的下午饭中结束。打道回府经过一夜的休整后,我们迎来了此次茶山行的第二站:蛮砖原始国有林。


如果按艰辛程度定级的话,蛮砖可称得上是困难模式,天门山跟其相比,只能算普通模式。它的"魔鬼"历程,让我们始料未及。



在说我们这段"魔鬼之旅"之前,我想有必要先说说什么是国有林。顾名思义,国有林即是山林权属家所有的树林。换句话说,国有林里不止有茶树,茶树只是构成国有森林原始生态的一部分。


同样地,我们进蛮砖国有林也是先汽车再换摩托车。不同的是这次队伍比天门山的庞大,在小马哥的号召下,半个瑶寨的茶农都出动了。


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声势颇为壮大。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带着开山寻路的柴刀,有的后座上捆着几只鸡。


▲ 茶语编辑吟吟看起来像是回娘家一般


我们对这些惊惶无助的鸡产生了好奇,以为是瑶族人带上山去祭神的。到了山里才知道不是,祭的是我们的肚子。


上车,泥行,七拐八弯,半小时左右到达一片橡胶树林附近。顺坡而下,蛮砖国有林就在眼前。拿着刀,带上鸡,我们开始一段新的冒险。



原始、湿润、人迹罕至,这里的茶树有福


蛮砖国有林里别有洞天,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气象。当踏进这片森林起,就能强烈感受到一种雨林的味道。


这里的植物更为密集森严,芭蕉树、桫椤树、榕树等热带树种随处可见。林中的湿度也更大,好在温度不高,也不觉闷热。



上山找茶的路要踏过一条小溪。溪水淙淙,清澈见底。在小溪中间,还横亘着一些枯倒的树木,与上面低垂下来的藤藤条条相映成趣,景致盎然。溪底有被流水冲刷成各种形状的石头。细心的小马哥捞出一块拙朴的石盘,送给我们拿回来当茶台。



趟过小溪,就得往山上爬了。路是没有的,靠前面的瑶族大哥现砍。这段山上的路也是最"要命"的路,一是坡度陡,基本都在70°左右,爬起来费力;二是下过雨,道路松软湿滑,无法着力。


什么叫"脚底抹油",我们算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


多亏了山坡两旁的蕨类植物帮忙,我们才能像攀岩似地拽着它们往上爬。就在我们爬到山腰上歇气时,摄影师科佳从身上扯下一只虫子,花容失色大声惊呼:蚂蝗!



见高杆古树,续命的安慰剂


所有跋山涉水带来的疲劳在见到高杆古茶树时烟消云散。那棵棵古树高大挺拔,用美不胜收来形容都不为过。这次给古茶树以熊抱的是小马哥,眉开眼笑,高兴得像个孩子。



叶叔则在一旁念起了诗: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茶树,在这深山里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而我在欣喜之余,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很奇怪,为什么小马哥比我们都胖,但爬起山来比我们谁都快,健步如飞,一直在我前头。他可能是除NBA球星奥尼尔之外,我见过的最灵活的胖子。



看完茶树,下山的路也不平顺。有些路段,我们几乎是连滚带爬下去的。茶语编辑吟吟还因此损失了一条裤子。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她还自我打气:再趟过十几趟小溪我们就出山了。


下山后,瑶族兄弟们把精力对准了那群鸡,既是犒劳自己,也是款待我们。他们就地取材,生火烤鸡,架锅炖鸡汤(汤里还有山中现采的菌子),砍下芭蕉叶当坐席,削竹为筷,斟上自酿的包谷酒,就着糯米粑,分而食之。



吃完饭走出山,时间将近5点。也就是说,我们这趟蛮砖国有林寻茶之旅历经了六七个小时。在回来的路上,又不期而遇了一场大雨,浑身被浇了个透。小马哥问我们感觉如何?我们回答:痛快!


后记

在我们即将离开易武时,正好赶上当地瑶族过中元节。在他们的习俗当中,这是个重要的节日,热情好客的马叭寨村长把我们邀请到家里去做客。


那天晚上,我们吃了大量瑶族美食,喝了不少瑶族美酒,和村民们相谈甚欢。村长还开玩笑说要留下摄影师科佳,入赘瑶家。


难忘今宵。更难忘的是这几天寻茶旅程。让我们懂得了好茶不易,靠的是真茶人小马哥付出的热爱,靠的是茶农的勤勉,以及老天爷的垂青和守护。有他们,才有那一杯茶的香甜。


这样的茶山行值得再去一次。


撰文:天鹅绒铁矿

图片:赵科佳


2022-05-03 23:40: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