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易武收茶人:踏遍茶山,只为好茶 ;风餐露宿,险遇狗熊

发表于:2024-03-2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3月28日最后更新易武收茶人:踏遍茶山,只为好茶 ;风餐露宿,险遇狗熊<,一饼优秀的普洱茶,要从茶园到消费者手中,必然经历采摘、初制、精制、运输等环节。而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便是毛茶收购。我们在赞叹茶农朴实或者制茶师技艺精湛的时候,很可能会忽略掉毛茶收购团队这样的无名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3月28日最后更新易武收茶人:踏遍茶山,只为好茶 ;风餐露宿,险遇狗熊。

一饼优秀的普洱茶,要从茶园到消费者手中,必然经历采摘、初制、精制、运输等环节。而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便是毛茶收购。我们在赞叹茶农朴实或者制茶师技艺精湛的时候,很可能会忽略掉毛茶收购团队这样的无名英雄。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无名英雄的故事,他叫陈明忠。

汕头人陈明忠,他是陈升号和陈升福元昌品牌掌门人陈升河老先生的家乡人,也是其毛茶收购团队的一员。2007年,陈先生就来到云南了,一直扎根茶山,负责毛茶原料的收购工作。

从陈升福元昌开始前期筹备工作,陈先生就开始跟随企业脚步深入易武的山山水水寻觅好茶,到现在,他来云南已经整整十年,这一年,陈先生也42岁了。

说起收茶这十年和陈升福元昌的毛茶收购团队,陈先生有无数的故事要讲。


起步艰辛:他们走遍了古六大茶山的每个角落

陈明忠的老家在汕头的农村,来云南的时候他刚满32岁,他没有想到,老家是农村,云南的茶区比自己印象中的农村还要农村。

他记得刚到云南的时候,非常辛苦,因为他们企业不打算从茶贩子手中收购原料,而是选择了一条更艰辛的路--实地深入各个山头村寨,和当地茶农建立直接合作,从源头上获取优质原料。



他们的足迹从靠近茶马古道起点的陈升福元昌大院,到古六大茶山的每个角落,当年的交通可比现在糟糕多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条通往茶山的路,他和同伴开着车从早上八点出门,颠簸到晚上才能到茶山。

有时候山路下雨变得泥泞不堪,要提着刀去砍树垫在轮胎底下,才能把车开出来。他还记得,很多时候团队的几个一去就是很多天,也没有剃须刀,等回到陈升福元昌老宅,同事都说他们像野人。


或许一不小心,他们就成了狗熊的晚餐



在山上,找不到吃的是个大问题,当时还不知道山里哪些野果是没有毒的,他们统统不敢吃,天气热,带来的食物通常到半路就坏了,只能饿着肚子。

"在山里哪里有吃的?我们自己带着点方便面就上路了,有些地方两天都回不来,山高路远又很危险,生活更成问题,连洗脸洗手的水都没有,满脸都是泥土。"

"回不来就直接睡在车上了,那些年听说有狗熊在山里出没,每天晚上都很紧张,车窗只敢开一小条缝,多开几个车窗,就怕狗熊捞开窗户把人抱走了。"



狗是茶农看家的好帮手,回忆当年进村收茶的日子,陈先生自然说起了狗,他说最多的时候被十几条村里的大狗追,就在这紧急的时刻,陈先生想起丐帮的打狗棒法,找一根棍子挥舞着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的车上多了一根棍子,也抽时间练习怎么用棍子把狗吓跑。

"这些狗都是茶农养来看家护院的,当时交通不便,陌生人来得少,狗看见陌生人就咬,结果一个村子的狗都来了,真是很吓人。"


和茶农打成一片,十年来从来没欠过一分钱

陈升福元昌的收购团队和当地茶农的关系十分和谐,每逢过年杀猪,好客的茶农都会为陈升福元昌的员工们单独准备一桌好酒好菜,主人坐在桌前,一边唱少数民族的《祝酒歌》一边挨个敬酒,直到陈升福元昌的员工们喝得七晕八素,扶着墙走。

"山里人很淳朴,你喝酒,他就觉得你看得起他,你们是朋友,他们也很好客,你去了这家不去那家,那家人就会心里堵得慌。"

但是,如此和谐的关系来之不易,早期和茶农打交道并没有那么容易。



陈升福元昌的收购团队进山收茶,一开始茶农很抵触,毕竟听口音是外地人,茶农对外地人充满了警惕。但陈先生知道,村寨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至少要取得一户茶农的信任,才可能取得一个村子的茶农的信任。

刚到易武的时候,这里的茶农采茶大都大小树不分的。他们不断走访茶农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把大树小树分开采摘、分开制作,大树茶给更高的价格收购。

一来二去,慢慢有一两户茶农开始按照陈升福元昌的标准做茶,逐渐建立起合作关系。茶农也觉得这样麻烦是麻烦点,但更能卖个好价钱。



渐渐地,收购团队和茶农成了朋友,他们的真诚赢得了茶农的信任。再接下来,在易武的山里,只要听说是陈升福元昌的采购员来了,茶农都会拿出最好的茶,最好的酒菜。

而每当听说茶农家结婚生子办丧事吃杀猪饭,收购团队也都不忘送上心意,都变成了自家兄弟。



"只要茶好,价格可以不商量。一来获得了茶农的信任,明年新茶出来的时候,会先把优质的茶叶送过来,其次茶好才能赢得市场,有陈升福元昌的营销渠道和增长的客户群体的支持,我们也就能常年在这里进行收购,而不是今年来了,明年就不来了。"陈先生自信地说。

"我们做收购那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欠过茶农一分钱,这也是长期以来获得茶农信任的原因之一。"


他们坚信:收茶人是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卡

每年春茶季,都是收购团队最忙的时候,陈升福元昌总经理陈植滨也会亲自带着团队上山,因为他深深知道,原料的把关是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卡,如果原料质量没把握好,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首先我们会通过正面询问和侧面了解,看他们大小树有没有分开采,没分开的那种我们没法收的。然后才是看样品,先看条索做得怎么样,颜色如何,肥不肥壮,重不重实,闻起来有没有异杂味。"

"接着就得喝了,一般喝四到五次,看每一泡的汤色是否均匀,喝起来是否纯正,是不是这个区域的大树,有没有加工问题。我们这关过了才是谈价格、验大货。货到了厂里还会划开袋子抽样出来检查,老板会亲自审评,如果不过关的茶,还会退回来。"


他们坚持:以次充好的茶农,以后不再合作

陈先生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收茶的过程。



"普洱茶是靠天吃饭的,因为雨水和阳光这些因素影响着,每一年的味道都会有微小的变化,说实话普洱茶这东西,进入得越深越不敢乱说,但作为一个职业收茶人,你肯定不断去了解茶,得爱学习、爱研究,眼睛、鼻子、嘴巴都要非常敏感。"

"我们每到一处茶山都会去找一点纯纯的大树料,反复喝,记住它的外形、口感,以后才能去分辨,经验就是慢慢累积出来的嘛。"



"春茶、秋茶、夏茶差别特别大,陈升福元昌只收春茶。现在消费者看重质量,所以我们也要收购最好的茶才能向企业交差。"收购团队里土生土长的易武人四哥一边说一边向我们示例如何辨别大小树和不同季节的毛茶。

"虽然很多时候靠信任,但还是会遇到少数茶农,一开始送来的茶叶很好,等到大批量采购的时候就往袋子里混一些秋茶或者夏茶,或者大树茶里混小树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收购团队在大袋茶入厂之前,都会划开大口袋,直接从不同位置抓出来几个样来看整袋茶的均匀情况,才决定送不送厂里,对于以次充好的茶农,从此也就不再合作了。"


收茶要小心有山寨团队跟着走

据说,每到春茶季的时候,采购团队就分头行动,各收各的片区和山头,但收茶都是悄悄行动,有时候还得换着车开或者额外雇有车的司机,选择绕路走。

因为很多小茶企和商贩会悄悄跟在陈升福元昌收茶队伍后面,把他们收了剩下的茶全部买走,每当陈升福元昌推出新产品的时候,这些小茶企和商贩的同款产品往往也能卖得比较好。



"我们不要的茶,茶农也能卖出去,一听说是易武茶都会有人要,放在街上也会有寻茶的游客买走,销路肯定不愁,我们觉得这样不好,好茶是会说话的,这样不会有回头买卖。"


为了更好的品质,他们专程请专家为茶农讲课

陈升福元昌对于毛茶品质的苛刻程度在业内很有名,不只是收购茶农的好茶,为了能收到更好的茶,陈升福元昌聘请了很多专家上山给茶农讲课,陈先生就负责开车拉着专家上山,给茶农讲解如何改善初制加工技术,这时候,陈先生也会给茶农讲一些诚信的道理。

"陈升河董事长和陈植滨总经理常跟我们交流说:要勤奋,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事情之前先把人做好了,我们是外地企业,一定要靠诚信。他和我们说完,我们又去给茶农灌输这种理念,告诉茶农如果要长期合作的话一定要讲究诚信和品质,我们长期合作的茶农在茶的品质上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当茶语网编辑问起收购团队不忙的时候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笑着说:"现在一切都很顺利,做了那么多年经验也很丰富了,我们团队的人没事就上山看看哪一座茶山的茶长势好,估计着春茶收购的重点区域,忙的时候大家就分头行动上山收茶,和茶农长期合作,配合得很默契,闲下来嘛,大家约着喝喝茶,聊聊天,像亲人一样。"

当然,陈先生只是易武数百收茶人里的一员,还有更多收茶团队和收茶人的故事等待被发掘,但从陈先生所在的陈升福元昌的收茶团队里,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整个易武收茶人的生活。



撰文/桑田

编辑/欧寒天

图片/茶语视觉组


2022-05-03 23:38: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