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下)

发表于:2024-04-2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8日最后更新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下)<,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曾下过这样的结论:以88青为代表的中老期茶市场的炒作时代已经过去了。点击标题《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上)》即可查看此文。之所以这么说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8日最后更新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下)。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曾下过这样的结论:以88青为代表的中老期茶市场的炒作时代已经过去了。


点击标题《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上)》即可查看此文。


之所以这么说,一是88青是固定的一批货,而不是全指早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7542。它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原因,而且的确好喝。但当它的价格达到十万一片时(同期的中老期茶远低于这个价格),它远远超出了市场该有的价值。


虽然在茶类的价值认定上,出现类似88青高价茶的现象,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合理的。因为但凡收藏品,都具备稀有属性,决定一款茶价值的,并不仅仅是口感。


但我们认为,88青的售卖时代已经结束,真正的88青早已难找,市场有的只是不同年份的7542在冒充88青,甚至根本就不是7542的造假茶。


第二,也更为关键的是,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当下,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加之大量优秀适饮的10-20年"新"中期茶进入市场,市场存量较大,让疯狂炒作某一批次茶的行为很难再次实现。



经济增放缓老茶销售市场出现紧缩


实际上,茶语网观察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老期茶市场销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紧缩趋势。在以广州芳村以及北京马连道为核心的茶叶市场,中老期茶流转速度和销售大幅缩减,甚至有价无市。


不难理解,中老期茶遇冷多少与目前整体经济环境欠佳有关。消费紧缩,市场信心还未恢复,消费者变得更为理性,不再盲目追捧那些来源不明的茶叶。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07年普洱大崩盘后,从2008年开始,一些优秀的茶企对古树茶的认同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制作了一批品质优良的茶叶。而很多藏家把自己的存茶资金分配在了这批新茶或者5-8年新中期茶上。


例如2008年的陈升号,斗记以及岁月知味早期的山头茶等,现在都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标杆性产品,被玩家热捧。


这些茶来料清晰,制作精良,而且很多都是在原场地以大树和古树为基础做的中高端产品。从茶的品质而言,是要优于八九十年代统购统销时期,以各种台地茶为原料基础的拼配茶。


遗憾的是,目前多数老茶的信息均已明晰,但仍有人混迹于茶圈子,以卖假茶的行为试图浑水摸鱼。88青成了一种符号,市场上大部分掏钱买所谓88青的人也不是真想喝这个茶,只不过是把它当礼品罢了。



"新"中期茶异军突起


普洱茶的魅力来自时间沉淀,中期茶比新茶好喝,对身体的冲击也较小。同样,普洱茶的经济价值也来自时间。之前大家恶炒,只要10年以上的茶,恨不得把价格炒上天。


其中各种乱象我们按下不表。我们要说的是在乱了这么多年后,市场慢慢出现的一股"清流":一批流传有序、价格适中、品质优良的"新"中期茶进入了市场。


2000-2005年,普洱茶市场整体上扬,在这段时间内,产生了不少大厂定制品,并且留存下来,成为市面上有量有质,储存优秀的中期茶,而且价格不高。


可以说,这一批茶是认真做产品,且储存优秀的口粮级别饮品代表。



在消费分级的今天,市场上大量这类符合品饮标准的中期茶开始面世。像门道茶仓的下关高端定制茶古道沱、宝焰砖等,都是在04-06年之间做的优秀定制品。


这批已有10来年储龄的"新"中期茶,市场价格都在千元以内。而且我们认为其已经进入一流的适饮期,符合爱喝茶的人的选茶标准。


反观现在的中老茶市场,很多普洱茶商还在延续疯狂时期的操作模式。诸如讲老茶故事,老茶年龄造假,找相似的低价茶冒充老茶等等。


或许在2019年经济增长放缓的大势下,我们早晚会看到退潮后,其真实面目有多不堪。


大益生茶,普洱市场炒作还能继续?


在普洱新茶炒作市场,有一支"一直在炒,少见人喝"的逆人性生茶力量,那就是大益。


当我们在行内咨询目前大益新茶价格时,发现这些货主并不是真正的喝茶人,他们仍然在用股票交易或金融产品的方式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当年产的普洱新茶,价格动辄400-500元/片,某些新品一件的价格当年几次调货就涨到2万左右,远高于出厂价,完全脱离开普洱茶正常的时间涨价逻辑。


▲ 某茶叶交易平台展示的大益1601 珍藏孔雀价格行情,以及相关评论


而在相关的普洱茶交易平台上,有关大益产品的评论也并不在于茶好不好喝本身,而是集中关注在包装效果、市场热度、价格涨跌等方面。


茶语网曾私下找芳村几个参与大益炒货为目的的操盘人聊过,他们也明确表示,现在的状况迟早会出问题。他们不过是刀口舔血,争取在调货过程中挣点中间利润,有个百分之几就可以脱手。


"市场早就吞不动了,最近几个抛货不及时的,很多资金都陷进去了。"


"市场上好几个操盘炒货的老手,也完全搞不懂他们想炒的那一两批货存量到底有多少,根本收不完。"


普洱金融,越来越像场"博傻"游戏


大量市场囤货,不开件也不喝,都在赌自己不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至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什么时候落下,他们也不清楚。


而据坊间传闻(茶语网未能确认是否属实),2018年,大益全年出货量不足8亿,比起其全盛时期,2018年全年出货量恐怕还比不上它那时某一年的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有多篇文章曾称颂大益依旧高歌猛进,其中的典型范例是去年双十一,大益拿到了将近一亿的销售额。



但这个销售额对类88青市场的生茶炒货来说毫无意义。根据茶语网得到的数据显示,大益的这个看似漂亮的销售额里,小青柑和熟茶才是主体,价格高昂的生茶品牌竟无一上榜。



当然,大益能多卖熟茶和小青柑,我们乐见其成。毕竟茶是饮品,普通消费者买得多(不是囤货),说明茶叶消费市场越健康。


但这些不开件的"著名"生茶产品无一进入网络榜单,是否说明大益在线下整体以炒货为基础的生茶市场,已经全面出现了系统性问题?


在其主导了多年的普洱金融化市场行为中,越来越脱离了普洱正常品饮与收藏的初衷,甚至呈现出"博傻"的状态。如今的中国经济大势,还有多少资金和茶类从业者,敢参与这样的"市场"游戏?


是时候该给老茶神话祛魅了


作为大厂家的代表,大益应该敏锐感受到了市场的疲软,所以也在尝试着进行新的转型和突破,开始转向口粮级的产品生产制作,比如说柑普或者小青柑等类型。


但是,大益的大宗货,仍处于只买不喝,只存不喝的状态,市场存量堰塞湖越来越大。


可当市场不再以炒货赚钱为基础,而是以品饮为基础时,我们相信消费者应该看懂新茶四五百一片里面的端倪。也能在和同等价格的中期茶比较之间,做出自己合理的选择。


为什么大益还能保持这种炒货逻辑?究其原因,是以88青为标志物的中老期茶(之所以叫中老期,是因为我们认为80年代末的茶还不够资格叫中老期茶)创造的那些造富神话太诱人。


"7块钱左右一片的茶,如今卖到10万。"这样的故事蒙蔽了太多人的眼睛,或者让逐利者以此为故事,继续去讲述炒上天的价格的合理性。



如果是在经济大热,全民炒茶的时代,这种逻辑还可能有生存空间。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人们的投资消费理念已渐趋理性,这种形势下再去炒高价茶,无异于把自己的财富置于一个随时可能坍塌的堰塞湖脚下。


结语


至此,我们认为88青时代可以结束,让普洱茶回归到正常的品饮价值。虽然高质量的新茶仍然可买可藏,低价格的优秀作品也可入手,但是大批量储存,期待几年后暴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在经济整体下行的时候,市场上会出现一批储存足够好的优秀中期茶,直接进入品饮市场,而不是炒货市场,并以理性的价格进行销售。


按照茶语的阅读数据和购买数据,我们判断2019年是品饮级中期茶的重要时间点。当这个时点到来时,我们首先要打破老茶崇拜情结,以及类似88青的造富神话,让消费者了解到已经进入市场的优秀中期茶有,且很多。


那些重要节点的中期茶,一方面能给自己积累比较好的品饮经验,一方面也会对收藏新茶提供更好的判断依据。


至于目前还在以高价销售的大批量新茶,我们要理性思考,第一,它到底好喝不好喝?第二,本应以时间去换取的经济价值,是不是已经被厂商和炒货者提前收割了?


大势不好的时候,买好茶如果是为了自己喝,只要在能承受的消费范围内,没人能说三道四。但是如果是怀着贪欲想囤货发财,先想想这么多的囤货量,自己会不会是接最后一棒的那个傻子。



图片:茶语视觉组(部分图片截取自网络)



2022-05-03 23:37: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