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绿茶皇后”都匀毛尖特制珍品出山名震京城

发表于:2024-03-2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3月28日最后更新“绿茶皇后”都匀毛尖特制珍品出山名震京城<,春夏之季,正是都匀毛尖的丰收时节,我们走进"绿茶之乡"贵州黔南。在都匀茶场的毛尖茶基地放眼远方:青山如黛,茶山滴翠,一群群布依苗家儿女腰挂蔑篓,轻采茶尖,山歌悠扬;一片片茶园在雾霭中若隐若现,绿白相间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3月28日最后更新“绿茶皇后”都匀毛尖特制珍品出山名震京城。

  春夏之季,正是都匀毛尖的丰收时节,我们走进"绿茶之乡"贵州黔南。

  在都匀茶场的毛尖茶基地放眼远方:青山如黛,茶山滴翠,一群群布依苗家儿女腰挂蔑篓,轻采茶尖,山歌悠扬;一片片茶园在雾霭中若隐若现,绿白相间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写意,湿润的空气中芳香四溢……

  百年品牌 再度出山

  6月13日下午,备受世人关注的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再次穿越了云雾弥漫的大山,现身京城。当天,来自北京、浙江、湖南等地在中国茶界专家、学者相聚老舍茶馆,热品都匀毛尖,感受中国茶文化魅力。尤其是今春刚刚打造"出炉"的都匀毛尖"特制珍品",香飘全场,引起专家和茶客热评,以"绿茶皇后"的天姿亮相首都,名震京城。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在此次活动上通报了都匀毛尖"特制珍品"的检测结果:对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第一批34个样品的卫生、农残、理化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DB52/T433-2009《贵州省地方标准都匀毛尖茶》规定。其中:检测样品中标准规定的所有农残均未检出;水浸出物最低为42.7%、最高达到47.3%,平均含量为44.6%,高于国家绿茶标准规定值31%。说明都匀毛尖茶品质优异,质量上乘。

  据了解,此次都匀毛尖高调进京,在享有"首都名片"美誉的老舍茶馆向公众展示"特制珍品",就是要借助老舍茶馆这个茶界知名品牌,让世人知晓都匀毛尖的卓越品质,了解都匀毛尖的绿色生态和百年信誉,宣传品牌,提升品牌。

  黔南州长李月成信心满怀地表示:"我们将会沿着高端精品路线的方向,将都匀毛尖打造成为中国绿茶的领军品牌"。

  近几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围绕都匀毛尖发展战略一直致力于三件事:一是规模化,二是标准化,三是品牌建设。事实也证明,黔南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规模化、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自2008年黔南州委、州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后,全州上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茶产业,引进企业推动茶产业发展。三年间,全州茶园面积新增30余万亩,达到48.57万亩,产量每年达12000多吨,全州农民人均茶叶收入也得以增加。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使黔南州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名优茶产区,而且探索出了成功经验。这样的经验,正引领全州按计划、有步骤地朝着2020年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的目标迈进……

  然而,特别是2010年以来,政府部门和茶叶企业都在追问:质量无可厚非,产量迅速上升,为什么产业收入没有预想的明显增加呢?

  答案也很简单:百年品牌,却像"人参卖了萝卜价",这并非玩笑之语。

  因此,继续品牌打造,如箭在弦。

  时任黔南州长李月成在北京老舍茶馆推介都匀毛尖。

  为了重新擦亮都匀毛尖"百年品牌",在茶叶种植面积、产量迅速攀升的同时,黔南州政企联合,重力推出系列举措,实施品牌战略中的名牌打造。

  经过三年的积淀和一年多的筹备,进入不同寻常的2011年春,以都匀毛尖"特制珍品"为代表的高端品牌产品,亮相全国,引来世人瞩目,成了都匀毛尖品牌中的名牌,蜚声全国,也由过去的"高端礼品"变成了真正的"名牌商品"。

  有茶界专业人士评价说:"特制珍品"正逐步确定名牌地位,都匀毛尖精品路线已基本形成,实现了从"茶叶"到"茶业"的惊人一跃。

  特制珍品 呼之即出

  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华老字号品牌。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同获金奖,在贵州素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的美誉。近百年之后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匀毛尖再次成为世博宠儿,获得"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殊荣。在近二十年时间里,都匀毛尖先后荣获国家级金奖36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中的"绿茶皇后"。

  黔南州都匀市位于北纬26度,东经107度。在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好山水的云贵高原上,人们用长年吸纳自然精华的古茶树制作出了神奇的都匀毛尖。都匀毛尖,就是在这一神秘地带孕育出来的绿茶经典。专家评定毛尖茶的品质特点是:色泽绿润,外型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持久,汤色清澈,回味甘甜,内含丰富……

  这样的好茶,这么一个顶尖品牌,为什么没有一个好价呢?

  因此,为满足国内外茶商的要求,在三年积淀和一年筹备基础上的2011年清明前夕,由黔南州委、州政府倡导,州政府所属黔南州都匀毛尖茶有限责任公司牵头,都匀市高寨水库茶场、都匀市供销茶叶有限公司等12家毛尖茶企业参与,联合开发300公斤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这批"限量版"特制珍品毛尖无论是从茶叶生产环境、品种选择、茶青质量、加工环境、炒制工艺、质量检测,还是炒茶师的选择、茶叶的包装等环节都十分考究。

  据了解,炒制一公斤都匀毛尖,通常约需13.2万个芽头。泡出来的茶叶,必须片片匀整、色泽统一,不能有黄叶、紫边、黑头、茶梗、断碎,这需要从采摘手法、采摘时间、天气、炒制火功、遴选包装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而2011年春出炉的都匀毛尖"特制珍品"的制作,无论是传统的感官审评,还是借助现代科技进行的理化指标检测,其要求标准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炒制过程中,由黔南州质监局及茶叶专家组成的质量监督组,对茶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此外,都匀毛尖工艺创始人徐全福,省内权威茶叶专家朱志业、欧平勇等,将首先对每一批次的"特制珍品毛尖"作感官审评,进行层层遴选,然后抽样送中国茶叶研究院或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以确保"特制珍品"货真价实。同时,还建立了完整的质量追溯系统,每一盒成品茶来自哪片茶园、采摘时间、炒茶师及质量监测员等均有据可查。

  都匀毛尖"特制珍品"的面世,可谓厚积薄发。

  今年4月6日,由贵州省农委和黔南州委、州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特制珍品"推介会在贵州大饭店举行。

  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充分肯定了黔南州对都匀毛尖的品牌建设工作。他说:"抓农业就要抓品牌,发展茶叶的核心问题是抓好品牌建设。只有好牌子,才能赚大钱;只有好牌子,才有好市场;有了好市场,才有好产业"。 他希望黔南州委、州政府坚定地扛起贵州绿茶领军品牌的大旗,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品牌,将都匀毛尖打造成为与"国酒"茅台相媲美的"国茶",真正形成"北有茅台、南有毛尖"的产业格局,做大做强、做精做美都匀毛尖,走出一条崭新的茶产业发展之路。

  黔南州主要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特制珍品"万元毛尖的出炉,是政府大力倡导、市场推手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的结果。今年春茶采摘之前,州政府组织到福建等地考察,福建的铁观音每市斤售价高达3万元,一般的卖到8000元,而西湖龙井茶推出了每市斤3万元的"精品茶"。与此相比较,都匀毛尖在100年内获得的各种重要奖项达数十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品牌"。近年来,茅台酒以及国内其他十大名茶的价格不断攀升,而都匀毛尖的售价长期徘徊在每斤几百元、上千元之间,通俗地说,这是"人参卖了萝卜价",都匀毛尖的世界级品牌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有关人士分析说,如此严格挑选、精心制作出来的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身价倍增应在情理之中。主要缘于黔南州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走规模化、标准化路线的同时,大力发展有机茶,打造原生态绿色产品,使得都匀毛尖在确保原有品质的同时,涌现了精品化高端产品,加上市场推手的作用,"特制珍品"也就应运而生,凸显经济效应。

  百年世博 今日毛尖

  回溯都匀毛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历练的过程,正是这种创新与历练,才锻造了今日都匀毛尖卓尔不凡的品质。

  很多人都知道贵州茅台摔碎酒坛捧回1915年巴拿马世博大奖章的故事,却鲜有人知道当时贵州送展的另一特产都匀毛尖也在这次盛会上同时获奖,后来贵州即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说法。而如今,集中国茶品之精华,汇中国茶人之智慧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首次集体亮相世博会,开创先河。都匀毛尖历经百年风雨,再度展示辉煌风采,开创了黔南乃至贵州茶叶发展史的新纪元。更值得庆贺的是,经过万里挑一、严格评选出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隆重入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让千年茶香飘进百年世博,成就了中国茶人的荣耀与辉煌。

  为了实现由"茶叶"到"茶业"的惊人一跃,200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同年底,黔南州成立了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专抓此项工作,并成立黔南州都匀毛尖品牌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2008年初,黔南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州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同年8月,《黔南州茶产业发展规划》出炉,随之一起出台的,还有一系列鼓励民营资本到黔南投资茶产业的优惠政策。至此,黔南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重点的都匀毛尖发展振兴之路。

  为了将"都匀毛尖茶"打造成黔南富民强州的主导产业,全州上下形成共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优化茶叶品质和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种植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开发系列化为主线,改造提升现有茶园,积极发展无性系茶园,大力推广茶叶机械,强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整合资源,统一品牌,组建核心龙头集团公司,培育、壮大、引进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实施'都匀毛尖'品牌带动战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和人才科技队伍建设,努力把茶产业建成富民强州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黔南茶业走出困境,迎接都匀毛尖产业化的春天,黔南州四家班子领导真可谓耗尽心血。州委书记黄家培、州长李月成多次深入茶场、茶企调研,亲自谋划、深度剖析、全面总结,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分管农业的州委常委、纪委书记杨云多方出动,为黔南茶产业发展跑项目、找路子,副州长王勇常驻各县市茶叶基地进行督查,为各地茶产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思路和系列举措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多次到黔南调研茶产业,他指出:"贵州唯一的名茶品牌在黔南,黔南既要认识自己与全省茶业发展的差距,也要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统一思想,彻底转变传统观念,坚定信心,把茶业建成黔南的支柱产业,建成全省茶产业发展的典范"。他同时强调,"黔南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茶产业上,高度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用开放的战略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全力整合资源和品牌优势,尽快实现茶叶大州目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三年来,"茶产业"成为黔南特色产业发展中关注度最高的词汇。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打造品牌,激活了农民群众种植积极性和茶叶企业多方谋划运作市场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在黔南,都匀毛尖一直作为贵重的高档特色礼品馈赠客人,到黔南的客人也把得到都匀毛尖茶当作一种最高礼遇。都匀毛尖成为贵州的一张"名片",为宣传魅力黔南、推介多彩贵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产业之路 任重道远

  优越的自然条件,上乘的茶叶品质和响亮的金字招牌,使都匀毛尖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牢固占据了一席之地。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必须居安思危!"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应祥说:"都匀毛尖作为中国绿茶的重要品牌,要依托这块品牌打造产业,发展经济,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必须对都匀毛尖品牌本身有清醒认识,目不斜视地走品牌战略路线"。

  因此,经综合国内茶叶专家和茶企老总的意见,目前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高品质与高成本并存。都匀毛尖的品质,称得上"有口皆碑"。黔南高海拔、低纬度和寡日照的地理条件和明显的立体气候、肥沃土壤,具备了发展高档优质绿茶的优势,再加上黔南工业化程度不高,污染极小,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使黔南成为名优茶最佳产地。但是,都匀毛尖高品质的背后同时伴随的也是极高的生产成本,这也客观上决定了都匀毛尖的发展定位。

  独特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的生产方式并存。都匀毛尖的手工炒制,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而炒茶的成败全凭手感对温度的掌控。独特而又复杂的工艺,使都匀毛尖在色、香、味、形、效上与众不同,堪称一绝。目前黔南州正在着手都匀毛尖手工炒制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然而,这种独特的工艺却伴随着相对传统的生产方式,都匀毛尖机械化制作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成为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的瓶颈。

  声名远播却养在深闺。都匀毛尖在国内绿茶当中堪称极品,其在香气、外形、内质和口感等方面都非常优秀,在大大小小茶事活动中频频获奖,声名远播。然而,由于受规模小、产业不成形、销售理念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外界对都匀毛尖只闻其名,难见其身,都匀毛尖仍处于坐地销售的状态,有待揭开"藏匿深山"的神秘面纱。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省外批发市场竞争乏力,结果是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声望却无法换来相应的回报,反而因成本高而无法快速拓展市场。

  金字招牌与产业的错位。多年来,众多荣誉铸就了都匀毛尖这块金字招牌,在"全国十大名茶"中也是位列前沿。然而,都匀毛尖拥有的高品质和良好声望,与之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却严重错位,黔南茶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期,市场运作相对滞后。在国内众多的茶叶品牌中,不是十大名茶的如云南普洱茶和四川竹叶青等早已经形成一大产业,属于十大名茶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也都形成了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相比之下,都匀毛尖在十大名茶中的经济总量位次远远靠后,和非十大名茶的品牌茶叶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在茶叶界也可以说是不多的。

  优秀的品牌要形成良好回报的产业,前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因此,"正视问题,破解难题",这成了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当务之急。

  品牌之战 如箭在弦

  中国茶界专家认为:都匀毛尖是五十年代茶叶界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事物是发展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都匀毛尖愈益边缘化,如不急起直追,就要沦为"地方性名茶"了。

  黔南上下也明白:这绝非危言耸听!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如何对症下药,化腐朽为神奇?

  正如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都匀毛尖"特制珍品"推介会上所言:"抓农业就要抓品牌,发展茶叶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抓好品牌建设。只有好牌子,才能赚大钱;只有好牌子,才有好市场;有了好市场,才有好产业"。

  这也正是黔南州政府正在着力实施的品牌战略--

  在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扶持方面,黔南州都匀毛尖品牌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政府主导必须是都匀毛尖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都匀毛尖作为地域产品品牌,生产经营企业和单位众多,加之处于产业发展阶段,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为茶产业发展导航。目前已按照制定的科学规划,明确把都匀毛尖作为黔南州重点特色优势支柱产业来培育,规划到2020年全州茶叶发展到100万亩,黔南将成为中国最大毛尖茶基地。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建立投资、融资、茶叶技术服务和质量检测体系等一整套产业服务体系,在基地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安全检测、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服务,营造良好的茶产业发展环境。为探索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盘活州内存量茶场,做大增量,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通过对都匀茶场改制,组建了黔南州都匀毛尖茶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托管等方式,对州内其它茶叶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开始了对黔南有机茶发展的探索之路。

  在强化品牌保护方面,都匀毛尖已经申请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定了地方标准,这无疑为品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了解,下步将建立起品牌保护和质量监管体系,做到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宣传和推介品牌,强化行业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品牌基础不动摇,才能保证都匀毛尖品质。都匀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于2007年申报成功,都匀毛尖茶标准化体系正式发布实施,《黔南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茶叶基地建设成绩斐然,众多茶企纷纷开展QS、HACCP、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和名牌企业、龙头企业评选等活动。黔南对茶叶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强,使得都匀毛尖的优良品质得以稳步提升。

  在茶文化建设方面,黔南州近年来频频组织参加各种茶叶品牌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对都匀毛尖茶展开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充分挖掘都匀毛尖茶特殊的品牌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毛尖茶品牌建设提供权威理论依据。同时,在宣传推介方面,黔南州利用中央及省州各种媒体强势宣传、推介都匀毛尖茶;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编写《百年世博 都匀毛尖》文化手册等读本和宣传品,深挖都匀毛尖的文化内涵;组织茶叶企业参加省内外茶叶展销、茶博览会、茶旅游等。系统的宣传推介迅速提升了毛尖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扩大都匀毛尖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在建立市场网络、促进产品营销方面,通过扩大连锁经营规模,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并通过资源整合,延伸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品牌,做实产业经济总量,推动产业规模扩张。都匀毛尖作为高品质、高成本的名优茶,产品定位应该是走中高端消费路线、品牌经营模式,用连锁经营来拓展市场。近年来,黔南州茶办组织茶叶企业着力探索和创新营销模式,转变过去以关系营销为主为以市场营销为主,彻底解决销售市场化问题,目前初显成效。尤其是都匀毛尖"特制珍品" 的出炉并推向市场,受到商家热捧,获得市场认可,为都匀毛尖"名牌带动品牌,品牌推动产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黔南州长李月成表示,都匀毛尖"特制珍品"卖上万元一斤,是其国家级、世界级的品牌效应、好山好水出好茶的地理优势、绿色生态的精心呵护、独一无二的手工工艺和市场需求。一万元一斤,表明都匀毛尖茶的价格初步接近它的卓越品质。开发万元一斤的特制珍品仅仅只是一个开端,黔南州将会沿着高端精品路线的方向,争取用3年时间,将"都匀毛尖"打造成为贵州乃至中国的绿茶领军品牌,把"特制珍品"打造成"国茶",让都匀毛尖誉满全球。

  所有的努力,都为都匀毛尖屡屡捧金夺银和好评如潮作出了底气十足的注解,黔南州擦亮"百年品牌"的愿望,如阳光般照进现实。

2022-05-03 16:32: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