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中央台“走转改”采访团走访湖北赤壁百年茶厂

发表于:2024-04-29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9日最后更新中央台“走转改”采访团走访湖北赤壁百年茶厂<,工人师傅在细心的挑拣品质优良的茶叶位于湘鄂之间的湖北赤壁羊楼洞古街是我国青砖茶的发祥地,千百年间,从这里产出的砖茶源源不断地被运往高原、沙漠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央人民广播电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9日最后更新中央台“走转改”采访团走访湖北赤壁百年茶厂。

  

工人师傅在细心的挑拣品质优良的茶叶

  位于湘鄂之间的湖北赤壁羊楼洞古街是我国青砖茶的发祥地,千百年间,从这里产出的砖茶源源不断地被运往高原、沙漠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率"走转改"采访团,今天寻访古街羊楼洞茶迹,采访赵李桥砖茶厂。

  羊楼洞古街位于赤壁赵李桥镇。昨夜秋雨刚至,清晨的古街更多一分清冽与静谧。走入古街,明清气息扑面而来,街道狭窄,只能同时并行三、四人。几经岁月洗礼,青石板路被磨去了棱角,因运输茶叶被独轮车碾压的深槽还清晰可见。行走于其中的我们,似乎生怕打扰了这里的安静。然而,百年前的这里曾经热闹非凡。羊楼洞是中国青砖茶的鼻祖之地,是中俄古砖茶之路的起点。明清时,这里是茶叶贸易的集散地,最鼎盛时期有200多家茶庄,每年向内蒙、新疆、欧洲等地输出砖茶几十万担。昔日的喧嚣早已烟消云散,那些兴旺茶厂在哪能够寻觅到?

  沿着山路,我们来到湖北赤壁赵李桥茶厂。赵李桥茶厂是中国最大的砖茶厂,也是历史最悠久的砖茶厂,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咸丰年间。在我国高原、沙漠地区,奶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也是招待宾客、馈赠友人的佳品。而制作奶茶所需要的砖茶,一大部分则是来自千里之外的湖北赤壁赵李桥茶厂。尤其是在内蒙古,几乎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喝赵李桥茶厂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赵李桥茶厂生产的茶叶,80%销往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另外20%销往海外,每年产量有5000至6000吨。

  在茶厂加工车间,茶叶经过高温消毒、软化后装模压制,形成一块块黑褐色茶砖。砖茶如普通砖头一样大小,但比砖头薄约一半,每个大概三斤重,淡淡茶香扑鼻,摸上去质感坚硬,略带温度。砖茶正面,一个大大的"川"字格外醒目。茶厂执行总经理熊鑫福介绍,这个"川"字并不代指四川的茶叶,而是用"川"字的三条竖线形象地表现了此处的三股泉水滋润着茶叶生长,使得这里茶叶的品质格外优良。

  在茶厂办公室,墙上的数幅牌匾引人注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中华老字号"等等,熊鑫福说:"我们的茶是民族团结茶。我们的生产和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百年间,赵李桥茶厂见证着茶叶运输方式的转变:从独轮车、手推车、马车、水路到现在的火车直运。无论交通方式如何变化,运往民族地区的茶叶始终源源不绝。一块小小的砖茶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一份精神文化的载体,凝结了一份民族情意。采访团的蒙古族记者布仁从小就是喝"川"字牌砖茶长大,布仁说:"今天看到砖茶生产过程,就感觉到了家的味道,很亲切。"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赵李桥茶厂的百年老茶也泡出了"新滋味"。一方面,坚持传统核心工艺,保持中华老字号的品质;另一方面还积极开发茶叶新品种,开发符合更多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茶叶,如七泡茶、工艺茶等,砖茶的形状也不限于大块,部分砖茶甚至做成了方便携带的"巧克力"模样,满足个性需求。目前,该厂正在建设1300亩茶叶产业园,其中230亩用于建新厂房,未来计划每年砖茶产量提高到2万吨。而在赤壁,茶文化历史也成为当地人的自豪,让百年品牌重焕生机,打造百亿砖茶产业,推广无公害茶园,已逐渐成为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共识。

2022-05-03 15:3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