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变员工劫?星巴克员工卖不够 6 个粽子不让下班?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某星巴克门店要求员工 “卖不完 6 个粽子不准下班”,甚至有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自己花钱补贴顾客。
其实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早从 2018 年开始,就有员工被曝因为粽子、月饼这些季节性产品的销售任务,不得不自己掏钱买下来。比如 2023 年有员工说,门店要求月饼上架第一天必须卖出 25 盒,卖不完就得自己花钱 “刷单”。
到了 2025 年 4 月,卖星冰粽的压力还是很大,有的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又是追着顾客推销,又是送饮品送周边,甚至自己贴钱降价卖,还有人因为没达标面临调岗的风险。 一位员工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就是因为没有垫钱买粽子,和另一个伙伴被区经理针对了,要把我和另一个全职伙伴调去一个距离 30 多公里的店,要是不肯走留下的话,她还有别的办法,给你做绩效评估,开几次警告辞退你。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星巴克与五月天联名活动中,多家门店还将热门周边与粽子捆绑销售。有网友反馈 “问了都是要捆绑粽子”“明确说了不买粽子就不卖杯子”。这种做法不仅让消费者感到被强制消费,也进一步加重了员工的销售压力 —— 员工既要推销滞销的粽子,又要应对周边库存不足引发的顾客不满。
为啥员工压力这么大呢?节日就像个天然的流量磁铁。像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大家本来就有消费的氛围,商家推出限定产品,比如粽子、月饼,就能借着节日的热度吸引顾客。以前可能只需要做好咖啡、服务好顾客,现在还得花大量时间推销粽子,经常在做咖啡、招待客人和卖粽子之间来回切换,不仅自己累得够呛,服务质量也受影响。 甚至有兼职学生哭诉:“外地上学一直没给班次,就没开单,店经理已经开始催我了,我 11 单的任务感觉完不成了。”
而且星冰粽本身定价不低,一盒 198 元,但很多人觉得不好吃,甚至有人说它是 “粽子界之耻”。产品不好卖,公司又要维持节日营销的形象,压力就全落到员工头上,形成了 “产品卖不动,员工来背锅” 的恶性循环。不少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在朋友圈低价转卖,或者送定制服务,等于自己倒贴钱。
员工压力大,最后也影响到咱们消费者的体验。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员工会频繁向顾客推销星冰粽,哪怕顾客明确拒绝了还接着说,让很多人觉得烦,甚至有人说 “每年粽子季都不想进星巴克”。还有消费者透露:“我买了五份,其实他们的员工平时对我还蛮好的,我难为情!答应这个不答应那个也不好。
说到底,星巴克员工被迫卖粽子的事儿,商家搞活动想赚钱没错,但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利润,不管员工和顾客的感受。把产品做好,让员工有合理的工作压力,让顾客心甘情愿消费,这样才能长久地留住人心,生意也才能越做越好。
2025-05-28 1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