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美国市场首批门店“1.99 美元咖啡”引热议!瑞幸能在美国把价格打下来吗?
6 月 30 日,瑞幸咖啡正式在美国市场迈出关键一步,首批两家门店在纽约曼哈顿亮相,分别位于百老汇大道 755 号和第六大道 800 号。开业当天,门店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消费者通过瑞幸应用享受到了 1.99 美元的超值饮品优惠。这一价格策略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之前就希望在美国能把价格打下来,今天开业果真打下来了!”
作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瑞幸自 2018 年 5 月 8 日正式营业以来,已在全球开出超过两万家门店。此次进军美国市场,是其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瑞幸其实早有规划。2019 年 7 月,瑞幸就宣布与总部位于科威特的食品制造及销售企业 The Americana Group 合作,计划通过咖啡零售业务进军中东及印度市场,只是后来因 2020 年财务造假风波爆发,这一计划被迫搁置 。直到触底重生后,瑞幸的出海计划才重新提上日程。
2023 年 3 月,瑞幸选择新加坡作为出海首站,截至 2024 年财报电话会时,在新加坡一共开设了 51 家门店。2024 年 12 月 28 日,瑞幸将门店开到中国香港,覆盖港岛、九龙、新界的核心商业区。紧接着在 2025 年 1 月,瑞幸又亮相马来西亚 。
此次进入美国市场,瑞幸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美国咖啡市场高度成熟且竞争极为激烈,有超过 500 个咖啡连锁品牌,经营门店数量超 42700 家。例如星巴克在美国拥有超 17000 家门店,占据近 40% 的市场份额,其 “第三空间” 理念深入人心;Dunkin' 则凭借超 10000 家门店走平价路线,深受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喜爱 。
美国消费者咖啡饮用习惯根深蒂固,对咖啡质量、风味和制作过程要求较高,瑞幸在国内成功的低价模式因海外高昂的运营成本(原材料、人工、租金等)难以完全复制,在新加坡市场瑞幸就选择了中高端路线 。不过,对于瑞幸在美国市场的前景,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持怀疑态度:“靠价格占领市场不太可能吧,这边成本本来就高,但是感觉瑞幸的咖啡口味更适合中国人。
但瑞幸也具备一些优势。2024 年瑞幸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合作备忘录》,2025 - 2029 年将向巴西采购 24 万吨咖啡豆,价值 100 亿人民币 。并且在国内完成了四家自有工厂的投产或规划,预计形成年产能达 10 万吨咖啡豆的烘焙供应能力 。更多人则好奇后续走向:它在中国原材料都不需要交关税,在美国试试这模式还能不能行?
美国咖啡市场竞争激烈,高昂的运营成本让低价策略充满挑战。如果瑞幸在美国市场能解决供应链问题,使得低价策略得以施行,鉴于美国市场重视性价比的消费者数量增多,瑞幸有机会脱颖而出,就像 SHEIN 和拼多多(Temu)凭借低价模式在美国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一样。也有网友表达了期待:如果是两块三块的话,我觉得可以;超过四块,我就去喝星巴克了。
同时,瑞幸的 “快取 + 移动端下单” 便捷模式,能满足美国快节奏城市生活中消费者迅速获取咖啡的需求 。再者,欧美传统咖啡品牌新品推出和菜单更新缓慢,瑞幸可通过推陈出新及研发符合美国人口味的创新产品,凭借强大的新品研发能力,也有望为其打开市场提供助力。只是面对星巴克、Dunkin' 等老牌劲敌,瑞幸能否真正站稳脚跟,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