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适宜喝碧螺春有什么好处

发表于:2024-04-28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8日最后更新适宜喝碧螺春有什么好处<,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不仅滋味佳,营养效果也不错。但是,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汤,还是有一定的讲究,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适宜喝碧螺春有什么好处吧!喝碧螺春的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4月28日最后更新适宜喝碧螺春有什么好处。
  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不仅滋味佳,营养效果也不错。但是,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汤,还是有一定的讲究,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适宜喝碧螺春有什么好处吧!
  喝碧螺春的好处
  1、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2、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减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6、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7、防龋齿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碧螺春茶怎么样
  不管是不是喜欢喝茶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碧螺春,碧螺春茶叶是苏州地区的特产,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而碧螺春是属于绿茶当中的一种,从古代的时候,碧螺春就是茶中的珍品,尤其是到了唐朝时期,碧螺春就已经成为了贡品。将碧螺春放进茶杯当中进行冲泡,不仅非常有欣赏价值,而且味道清香扑鼻,在国外市场当中也有着非常高的评价。
  如何鉴别碧螺春茶叶真假
  1、碧螺春茶叶一般都是在春季的时候,这个季节的茶树正在发芽,而新鲜发出来的嫩芽经过采摘加工草制就成了碧螺春。纯正的苏州,特产的碧螺春外表看上去都是一芽一叶的,每一根的茶叶总长度约在1.5~1.7厘米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茶叶是卷曲的形状,叶子是卷曲的青色或者是绿色,叶子的底部比较鲜嫩,并且颜色分布非常的均匀。而假的碧螺春一般叶片都非常的大,闻上去也没有花果的清香味道,叶子的长度也是参差不齐。
  2、颜色一般是碧绿色的,形状看上去是螺旋的,也因此起名叫碧螺春,泡成茶之后,碧螺春的颜色在茶水当中显得尤为的嫩绿鲜亮,喝上去第1口是茶叶的清香,回味很甘甜。
  明代洞庭山出"云雾茶"、"雨前茗芽"
  明代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吴县人王鏊所著《姑苏志》在十产条目中写道:"茶。
  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王鏊在《洞庭山赋中称为"雨前'茗芽"'(见明崇祯《吴县志》)。
  明代弘治年(公元1488~1505年)刊印的《三吴杂志》中称:"墨佐君坛,《洞庭实录》云,在缥缈峰北一里,水月寺相近……上有池,可半亩……百步许,地名吃摘,出茶最佳。谚云:'墨君寺畔水,吃搞小青茶。又称缥缈峰西北塘里坞,日水月寺。……产茶入贡,谓之水月茶。"'明陈继儒撰《太平清话》(公元1595年)卷四:"洞庭山小青山坞出茶,唐宋入贡,下有水月茶,即贡茶院也。"
  2006年,住水月寺遗址上重建的"水月禅寺"中有刻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499年)的《水月禅寺中兴记分碑,上有苏舜钦的题诗:"水月开山大业年,朝廷敕额至今存,万株松覆青云坞,千树梨开白云园,无碍泉香夸绝品,小青茶熟占魁元,当时饭圣高阳女,永作伽蓝护法门。"说明水月寺一带的茶园生态环境和现在碧螺春茶园的果茶间作生态环境是相似的,这就为水月茶和洞庭山的其他名茶改制碧螺春茶创造了条件。
  明王世懋撰《二酉委谭》称:"时西山云雾新茗初至,张左伯适以见遗。茶色白,大作豆子香,几与虎丘埒。……汲新水烹尝之……两腋风生,念此境味,都非宦路所有。"
  明代茶书上有"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洞庭西山的云雾茶,在唐宋入贡的基础上,仍保持了名茶品质,与当时誉为"最号清绝,为天下冠的虎丘茶相等。在采摘时间上以谷雨前为贵,外形上追求"极细者",从这两点看已同现在的碧螺春茶接近。
  清初有"剔目"、"片茶",逐步趋向碧螺春形状
  清代,徐菘、张大莼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编的《百城烟水》中有秦嘉铨月寺新晴偶成》诗,中有"一铛寒雪烹无碍(无碍泉),满阁香风焙小青(小青坞茶最瘦)"句。说明水月寺、小青坞一带的茶叶条索紧细。2006年重建的"水月禅寺",贡茶院中有这样的解释:"此地原为水月寺贡茶园,所产水月茶又称小青茶,小春茶……碧螺春独特的螺旋状形,就是明代水月寺僧人受佛像上螺状头发所启发而独创的。"这些都说明了明代后洞庭山茶逐渐向细紧、卷曲的碧螺春过渡。
  清王维德辑《林屋民风》(公元1712年)称:"土产。茶出洞庭包山者,名剔目,俗称细茶。出东山者品最上,名片茶。制精者价倍于松萝。"
  清康熙举人厉鄂在《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见饷》中写道:"饷我洞庭茶,鹰爪颗颗先春芽。虎丘近无种,剔目名可嘉。功能沏视比龙树,金钍匕不怕轻翳遮。瀹以龚春壶子色最白,啜以吴十九盏浮云花。翩翩风腋乘兴到,左神幽墟列仙之所家。"可见清康熙时洞庭山产名茶剔目还没有碧螺春。
  清方武济撰《龙沙纪略》(公元1720年前后)则称:"茶自江苏之洞庭山来,枝叶粗杂,函重两许,值钱七八文,八百函为一箱,蒙古专用,和乳交易分列并行。"
  从以上资料看,清初期,洞庭山采制的茶叶,品种较多,有当时的名茶西山剔目、东山片茶,也有粗杂的边销茶。质量差异,悬殊很大。有人引证《龙沙纪略》上的这段话,证明在碧螺春之前,洞庭山产的茶都是下品,是不客观的,事实上,名茶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步登天的。
  碧螺春的诞生与命名
  据现有的史料,最早记载碧螺春的是《随见录》。该书散失,史料引自清陆延灿《续茶经》(公元1734年):"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口下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另据金有理(洞庭东山人,清代地理学者)编纂的《太湖备考》(1750年)卷六饮馔之属称:"茶出东西两山,东山者胜。有一种名碧螺春,俗呼'吓煞人香"味殊绝,人赞贵之。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
  从以上资料可见,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因产于碧螺峰,并经康熙帝题名而闻名全围,以后,东西山采制的各茶,都渐改制碧螺春。
  碧螺春的泡法
  喝碧螺春水温一定要掌控好,水温不但影响着碧螺春的味道,更影响着碧螺春的颜色。茶的用量也要跟水成一定的比例碧螺春才会清香四溢,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对于碧螺春的冲泡器具一般是玻璃杯或者瓷具。
  碧螺春是我国的名茶,冲泡碧螺春茶是一种视觉享受,闻香碧螺春是一种嗅觉享受,品饮碧螺春是一种味觉享受!

2022-05-04 10:13: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