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门店升级从百万到 15 万!星巴克如何用低成本守住第三空间?
星巴克最近在门店升级上做出了大动作,目标是大幅削减百万美元级别的成本。以前,星巴克改造一家门店,成本往往高达 80 万到 100 万美元,而现在他们想把单店升级成本降到 15 万美元甚至更低。这样的转变,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 “发力”。
首先,星巴克面临着不小的财务压力。在过去,为了实现门店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星巴克投入了大量资金,这直接影响到了每股收益。拿 2024 财年来说,中国市场虽然净收入达到了 29.58 亿美元,但因为行业价格战的冲击,同店销售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公司高层也意识到,过去的门店改造模式存在问题,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就直言,之前的改造成本太高,效果却不理想,有些门店座椅的投入和实际价值完全不匹配,从财务角度根本说不通。为了给投资者吃下 “定心丸”,星巴克必须在保持门店吸引力的同时,严格控制开支。
其次,当下咖啡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在中国,瑞幸、库迪等品牌不断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还大量密集开店,这让星巴克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连锁咖啡品牌新开门店数量同比下降了 48.69%,市场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星巴克只能通过优化成本,来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加速向三线及以下城市布局,2024 年新增的门店中,有一半都在这些下沉市场。
另外,消费者对于门店体验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大家不再单纯追求门店空间的豪华升级,而是更看重消费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基于此,星巴克推出了新的策略,主打 “咖啡馆升级”,像是换换家具、重新粉刷墙面这些 “小手术”,既能维持品牌的格调,又能避免过度设计带来的成本浪费。而且,星巴克还在一些门店测试数字化技术,比如通过订单优先级算法,能有效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减少了对物理空间改造的依赖。
那么,星巴克具体是怎么削减成本的呢?在供应链和设计方面,他们下了不少功夫。以上海 “向绿工坊” 为例,采用了可拆卸的吧台模块,50% 的建筑材料都能循环利用,这样一来,装修产生的废弃物少了,重复投入的成本也降低了。同时,星巴克和 70 多家工厂合作,制定了严格的社会责任标准,还对工厂进行监测,确保材料质量过关的同时,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在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星巴克整合了从生豆到烘焙的垂直供应链,物流效率大大提高,中间环节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在门店运营和技术应用上,星巴克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对于那些状况还不错的门店,就只进行一些轻量级改造,像换家具、翻新墙面这些,不会对电力或管道系统大动干戈。为了提高效率,星巴克还花 4500 万美元引入了 Clover Vertica 咖啡机和 Siren 系统,饮品制作时间缩短了,人工成本也减少了。在中国市场,星巴克通过不断壮大的会员体系,目前已经拥有 1.397 亿会员,这些会员贡献了 74.4% 的销售额,再加上移动订单服务,整个服务流程更加顺畅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成本控制结合到了一起。他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开设 60 家 “绿色门店”,这些门店会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使用回收材料,预计每年能减少 15% 的碳排放。这么做不仅环保,还能通过政策补贴和长期节能,降低运营成本。就拿向绿工坊来说,这里的咖啡渣 100% 都能回收用于堆肥,既减少了废弃物处理费用,又提升了品牌形象。
不过,星巴克在削减成本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果改造过度简化,可能会影响星巴克 “第三空间” 的独特性,让消费者觉得少了点味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星巴克强调改造不会影响扩张计划,依然会把增加舒适座椅、优化服务速度作为重点。在中国市场,星巴克就通过不断推出新品,2024 年一共推出了 78 款饮品,再搭配会员活动,牢牢抓住顾客的心。
另外,星巴克还得在控制成本和长期投资之间找到平衡。他们计划未来三年节省 30 亿美元成本,其中 10 亿美元来自门店效率提升,剩下的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但与此同时,星巴克还想着全球扩张,目标是到 2030 年门店数量达到 5.5 万家,还要给咖啡师涨工资,把时薪翻倍,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如何协调好并不容易。
而且,不同区域市场情况不一样,策略也得有所区别。中国市场门店密度高,消费者喜好变化快,这里就成了成本优化的 “试验场”。在低线城市,星巴克的门店面积更小,设计也更标准化;而在一线城市,像上海烘焙工坊这样的旗舰店,依然注重体验创新。
星巴克的这些做法,给整个连锁零售行业都带来了启发。它告诉大家,要精准把握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分清楚哪些是必须投入的,哪些是可以精简的,比如保留手工咖啡技艺,简化非功能性的装修。同时,要用技术提升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数据分析,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最重要的是,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成本控制中,让环保措施变成长期的成本优势。未来,星巴克能不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继续保持品牌价值,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通过轻量级改造和数字化创新留住顾客,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相关文章
- 雨花茶哪里买比较正宗?雨花茶哪个牌子好
- 星巴克门店升级从百万到 15 万!星巴克如何用低成本守住第三空间?
- 救命!这家喜茶 12 分钟卖爆 1000 杯,员工:已累瘫在工位…
- 咖啡好喝但歌单难听?咖啡店歌单比咖啡还重要?
- 瑞幸董事长变动!黎辉回归掌舵,瑞幸 “9.9 元咖啡”继续推进!
- 大佛龙井是正宗龙井吗?大佛龙井哪个牌子最好
- 蜜雪冰城总部变 "顶流",游客:打卡 10 分钟,排队像 "赶集!
- 从网友玩梗到明星代言!霸王茶姬 × 小婉管乐这波 “听劝” 赢麻了
- 北外滩 Manner 网红机位因咖啡市集 “消失”,游客失望盼复现
- 奈雪惊现 “雪花 Logo” 和奇怪英文名, 奈雪频繁换名,网友直呼 “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