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走进曼秀,两只小猪换走的古茶园现在怎么样了?

发表于:2024-05-20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20日最后更新走进曼秀,两只小猪换走的古茶园现在怎么样了?<,从易武出发,有一条茶叶产区主线,经过曼秀、麻黑、落水洞等村寨,一直到刮风寨,再往外就是老挝,这一条线上的茶叶产量就大约占整个易武的百分之四十。每年都有无数茶人在这条路上奔波往返,越往这条线里面走,路越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20日最后更新走进曼秀,两只小猪换走的古茶园现在怎么样了?。

从易武出发,有一条茶叶产区主线,经过曼秀、麻黑、落水洞等村寨,一直到刮风寨,再往外就是老挝,这一条线上的茶叶产量就大约占整个易武的百分之四十。

每年都有无数茶人在这条路上奔波往返,越往这条线里面走,路越难走,茶价也越高,这条线串起了村村寨寨,而曼秀,是这条线的第二个村子。



曼秀离易武不远,驾车差不多几十分钟就到了,在路上有一块大石头,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在这的,当地人把这个石头叫做"天外飞石"。


▲"天外飞石"


传说这个石头对着哪个方向,哪个地方就会有好运,老话说:"吃曼秀,窝易武",现在改成了"吃易武,窝曼秀"。"窝"在这里是指"拉"的意思,是指曾经吃在曼秀,拉在易武,现在反过来吃在易武,拉在曼秀。

传说以前大石头对着曼秀,所以繁荣在曼秀,现在反过来石头对着易武了,所以易武更加繁荣。


▲阿坤(左)和江三(右)


阿坤和江三是茶书馆的成员,阿坤是曼秀人,江三算半个曼秀人。经他俩介绍,我们去拜访了曼秀的村长李建国。李村长在看到我们拜访时,特意回去换了一件衣服,然后给我们泡了头春的曼秀茶,并介绍到这款茶在易武斗茶会拿了第二名。易武的每个村寨都很重视斗茶会,把它当成评价易武茶很重要的标准之一。

边喝茶,村长边给我们介绍,这边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原料,什么茶都做一点,村长说这叫客户需求,说完自己还害羞地笑了一下。客户需要什么茶,就做什么茶,像普洱、红茶、月光白都做,红茶是勐海那边传过来的工艺,白茶是这边的老传统老工艺。

我有点好奇他们这边还有做白茶的传统,村长介绍到,以前一直就有,就是直接把茶晾干,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好也挺难,而且需要很大的产地。之前有人来一口气就说想做一吨,黑着(吓到)他了,就没有答应做。


▲李村长的初制所


李村长带我们去看了他的初制所,顺便把晒在簸箕上的茶收了起来,笑着跟我们说:这个茶是两颗大茶树上摘下来的,现在不是都在流行单株了嘛,我在路边有两颗大茶树,所以就给这两颗茶树起了个名字:雌雄双株!


▲李村长拿着他的雌雄双株


李村长还专门找朋友做了一张关于曼秀的影碟,用来介绍曼秀,在我们走的时候,每人都送了一张。"漫有青山环洁壤,壤育古茶运南洋。秀生绿水绕茶山,山生贡茶献国皇。"

在乾隆九年(1744年),朝廷增加贡茶上缴数量,古六大茶山都立为贡茶采办地,一时间茶山经济繁荣昌盛,四川、江西、浙江、大理、楚雄、石屏等地的商人,奔茶山而来种茶营茶,曼秀就是在当时建立的。


▲来源于:曼秀影片


曼秀现在共有35户人家,总人口不超过200人,每家都有自己的茶园,茶叶几乎是每一户的主要经济支柱。

曼秀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条索灰褐显毫、香气较好、茶汤略带金黄、汤质较滑厚,回甘十分持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茶,曼秀茶如同曼秀这个名字,温柔而甘甜。


▲曼秀头春


之后我们去拜访了李明远爷爷,去的时候爷爷正在院子抽烟,老人家说的是本地方言,我听的很吃力,在当我们谈到想了解一些曼秀历史的时候,李爷爷的眼眸中透着沧桑,望着对面已经成为玉米地的山坡。

他说那里以前是老黄家,老黄家全家都不在了,连房子都烧了,可能一代代的过去,将来再也不会有人会记得这里曾有这样一家大户人家。


▲李明远爷爷


李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面穷,那时候老黄家已经盖上瓦房了,他家的儿子娶了宋聘号家的女儿,会在当地收茶叶送到宋聘号。

老黄家的小儿子从小就聪明,送去昆明读书,因为打仗北京的大学搬到了昆明,战争结束他就离开云南了,好像还当了大官,用他的话说就是"小河留不住大鱼"。李爷爷边抽着烟,偶尔说几句话,烟灰掉在了他的鞋子上他也没有发现。

据李村长说有黄家的后人回来过,但这家人早已不在,所以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

因为我们提到来之前去落水洞看死去的茶王树,李明远爷爷说到,自家也有几棵大茶树,一些外省人来告诉他:只要架上架子,茶叶价格就可以翻一倍,但是他没有架。因为架上架子就得在底下灌水泥,害怕反而伤害到树根。

我问为什么架上架子价格就可以翻倍?他说:不知道这些人啊,可能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这颗茶树很珍惜很古老了,得用架子保护起来。


▲新的茶王树,架上架子价值倍增


在老人家眼里,一棵树,该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用他的话说,这些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我抬头看到房顶挂着一个木雕,仔细看居然是一条龙的形状,悬挂在房梁之上,正对着外面的天空,实在是威风凛凛。开始我以为是什么传统或者习俗,老人家抽着烟笑着说:这是我用椿树做的,就是一个小兴趣爱好。


▲椿树做的木雕


最后我们拜访了高成光爷爷家,他是阿坤的爷爷。高爷爷去年得了脑梗,半身偏瘫,阿坤带着他跑了很多医院,在别人的介绍下,一路开着车,到处找人问着路找到了一个老草医,当地也叫巫医,抓了一些药回来。在我看到高爷爷的时候,他已经能走路了,并且说话思路都很清晰。


▲高成光爷爷


高爷爷已经86岁了,是寨子里面最年长的,他回忆起以前谈到,以前采茶的时候,都是男人爬到茶树上,用脚把茶树的枝杈踩下来,女人在下面用绳子拴住,进行采摘。茶叶不值钱的那几年,就让茶地荒着,草都有人这么高了,偶尔想起来就去涮几刀野草来喂牛。

有的马帮会驮茶卖到缅甸勐拉,一头牛差不多能驮120多斤,来回要一年。自己家也会种点包谷什么的,家家都会去打些野物,打下的猎物由马帮运到曼撒、老挝,换成大米。

老人家念叨着,这些人,明明是老挝的大米,骗我们说是勐海的,那个米,一点也不甜,也不好吃。

茶叶什么时候开始值钱,高爷爷回忆大约在茶马古道后面一点,老人家这么说,是他不知道茶马古道其实是一直存在,他指的是在提出茶马古道这个概念,茶马古道火起来之后,确实拉动了人们对云南普洱茶的认知,后来茶价才慢慢往上升。

在回程的路上,一群人聊起天,江三说他家有一块茶地挨着原始森林,因为奶奶采茶时害怕遇到毒蛇和野兽,所以和阿坤家换了一块比较靠村子,但面积小很多的茶地。之后他们一家要搬到易武,又用一片古茶园和李村长家换了两只小猪。


▲江三和他家被用两只小猪换走的古茶园


这时刚好开车路过这片用两只小猪换走的茶园,我们就起哄着让江三和这片茶园合了张影。我问他,现在古茶树这么值钱,你家人后悔吗?江三笑着说:也没什么后悔不后悔的,虽然现在不多,但还是有一点的,有一点就行了。


▲曼秀大家庭合影 来源于:曼秀影片


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们的一句话:今天好的,明天就不一定好了,反正好不好也不是我们说了算。

山中无岁月,怪不得城里人都在往山中跑。走了半圈易武,只觉得易武人十分豁达,颇有"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的风范。


文|陈朦 图|茶业复兴编辑部(署名除外)


END


2022-05-03 23:46: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