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易武历史上最惨一幕 数亿老茶被当垃圾丢掉

发表于:2024-06-0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6月01日最后更新易武历史上最惨一幕 数亿老茶被当垃圾丢掉<,走进易武 寻觅茶马古道起点的百年孤独从昆明驱车到景洪,好好休息一晚后,我们便朝着憧憬已久的茶乡易武出发了。八月的天气酷热,秋老虎打头,阳光仿佛要晒透人的皮肤,一直晒到骨头上。山路两边的林木郁郁葱葱,头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6月01日最后更新易武历史上最惨一幕 数亿老茶被当垃圾丢掉。

走进易武 寻觅茶马古道起点的百年孤独

从昆明驱车到景洪,好好休息一晚后,我们便朝着憧憬已久的茶乡易武出发了。

八月的天气酷热,秋老虎打头,阳光仿佛要晒透人的皮肤,一直晒到骨头上。山路两边的林木郁郁葱葱,头顶的天蓝得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白云也是雪白得刺眼,看一眼白云,目光回到车里全是黑,人的视觉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过来。


(俯瞰易武)


过了勐仑便是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一路上,司机都在讲有关易武茶的故事,说到这些年令人咋舌的普洱茶价,司机笑着开玩笑说:"话说这存茶比把钱存银行好啊,早知道普洱这价格会疯长成这样,我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把挣的钱拿来换点茶存着,要是当时真存了,我现在早就退休钓鱼去了,也不用坐在这给你们开车了。"

慢慢地,窗外的茶树开始多起来,不久便看到了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中国贡茶第一镇"和"易武"两个字,同行记者下车拍照片,稍作休息继续上路。


(易武牌坊)


经过了"祥源茶"现代化的工厂后不久,我们的车终于抵达易武的中心广场。天太热,一棵大树遮住了太阳,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棵树叫做"大青树",树下有石碑,上面写着"马帮贡茶万里行起点纪念碑",这里,就是茶马古道的起点。


(大青树下茶马古道起点)


来易武之前,曾经有人说起过易武的马帮,这也是我们对易武最初的印象。

说的是,清朝到民国那一段时间的易武实在太繁华了,当时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来驮茶的马帮更是壮观,浩浩荡荡的马队驮着易武茶去往各地。

由于山路艰险,马帮都带着枪,有人在前面开路,有人在中间护卫,有人在马帮最后守卫,路上遇到土匪来抢茶都不算什么,最怕瘴气猛兽,有人被野兽叼走,有人吸了瘴气几天就死了。


(大青树)


对于一些人来说,茶路是一条血染的不归路,一些做茶生意的人,不幸死在半路上,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直到马帮几个月回来之后,家人才知道出去的人已经死了,人已经埋在了半路上,而这个人的茶,也被同伴卖成钱,把钱带了回来给死者的家属。


(易武老街 )


历史轰轰烈烈地过去,如大江东去不复回返,我们只能在历史的只言片语和茶农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里寻觅当年的痕迹。

当我们亲眼看见这座石碑的时候,以往对于易武的故事现在如电影一样正在脑补画面,也仿佛听到了当年马帮的马蹄声、土匪的枪声、马匹的吼叫声,还有那启程时候的敲锣声。


老街依旧 见证百年老字号兴衰荣辱

从大青树往下走,走进老街的石板路,这时候已经过了茶季,易武的老街变得安静了,更容易感受到时间沉淀的味道,林木密密麻麻覆盖了昨天的繁华,从石板路的马蹄印上还依稀能感受到当年马帮的恢弘气势。

70年代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老街上不少商号,现在能看到的老号只剩"元泰丰""同兴号""车顺号"等几家,在易武新街上新建起来的水泥房子和老街上的老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光着屁股在地上跑,狗在树荫下躲太阳。


(大青树下马帮贡茶万里行纪念碑)


在古书记载的六大茶山中,易武是崛起最晚的一脉。

最开始,清政府实行移民殖边,石屏人不远千里来到易武开荒种茶,就这样,汉地的种茶技术也同时进入了易武,接下来,飞速发展的易武凭借优异的茶品质量、便利的交通成为了极为重要的茶叶交易中心。


(易武老街)


时间倒退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那时候,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同兴号、同庆号、宋聘号、福元昌。这四大茶庄,规模相对较大,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普洱老字号,也是百多年来技艺得到了相对完整传承的茶庄,奠定了当时的普洱江湖格局。

这段时间堪称普洱茶交易史上最为繁盛的时代,易武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普洱茶交易集散中心之一,记得有一本写茶的书上记载过,说是在当时的北京城,一壶上好的易武茶价值数万钱。


(老号遗存元泰丰)


四大家族的兴盛沉浮,成为了易武普洱茶历史的最好缩影。百年来,普洱江湖风云变幻,曾在历史上兴盛一时的老字号茶庄也几乎都诞生在易武镇上,也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曾经的老字号、曾经盛极一时的易武古镇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易武普洱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走过了人事的变迁。市场上仅流通极少数的老字号圆茶,那些老字号仅有少部分由后人重新擦亮了招牌。


(老号遗存车顺号)


今天,说起易武,在普洱江湖上可谓如雷贯耳,不仅"大益"、"下关"、"中茶"这些大品牌每年都在推出易武主题产品,"岁月知味"、"祥源茶"、"陈升福元昌"这些后起之秀也在深耕这片优质茶区。


历史如烟,当地老人说起茶的故事

历史如烟似梦,转眼岁月匆匆。


(易武老街)


一个老人,也坐在树荫底下躲太阳,他喝着茶,看着天,一副悠闲的模样。我们走过去,和他攀谈了起来,老人很好客,也很健谈,给我们倒了茶,很快就和我们聊开了。

说起易武茶,老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在他看来,很多人一生的沉浮荣辱都与易武有关。


(老街居民)


"三十多年前,我们这里有个人出门打工,那时候不叫打工叫下海,他人也年轻,有的是力气,改革开放以后,他以为做茶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家乡赚不到钱,要去做一点高科技的事情,卷着铺盖头也不回地走了,一去三十年,先是写信,后来是给家里打电话,生意太忙,父母亲去世他也没能回来。七八年前,终于回来了,话说这做生意就是有赚有亏,一次失败,他把半辈子攒下来的一点点钱也搞得血本无归,媳妇也跑了,还好娃已经长大成家,他一个人回到易武,意外地发现他家老爷子去世后留下了一箱茶放在阁楼上,前几年茶价高,一个台湾人来易武,把他的茶全部买了,他也去省城昆明买了房子车子,去年又娶了个年轻媳妇,跟他一起过晚年。"


(易武老街)


"谁能料到这茶会那么贵呢?以前我们这里有一所老房子,建国之前属于茶庄,因为很多历史原因被国家收了,那二楼上藏着几提茶一开始都没人去动,房子被倒卖了几回,有一次换住客,结果住房子那家人不识货,把茶全部拿去丢掉了,后来有人跑到易武要挖地三尺把茶找出来,结果肯定是找不到嘛。"


(易武茶园)


说起这件事,老人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但他的眼睛里明显地更亮了,仿佛将要寻找一件稀世珍宝。

老人所说的老房子,正是福元昌的老宅。


扼腕叹息,福元昌老宅数亿老茶被当垃圾丢掉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第一篇写到过一个叫王道士的人和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王道士发现的洞是莫高窟中的第17号窟,但是,这却是一个藏经洞,装了整整5万卷,而每一部卷都是无价之宝,我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福元昌老宅有着颇为雷同的剧情: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所有茶号收归国有,属于福元昌的荣耀也逐渐黯淡。上世纪七十年代,易武大火烧毁了许多茶庄、民居,但福元昌的老宅却奇迹一般存留了下来。

(陈升福元昌老宅新门1)


余家交出老宅的时候,二楼隔间尚有几提存茶,虽然几经易手,但这批老茶一直都得到很好的保护,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户对老茶一窍不通的人,接手了福元昌的老宅,打扫屋子的时候,看到二楼的存茶,而茶在经年久月的时光中发酵成熟,新主人以为霉变坏掉,又嫌那么多茶堆在楼上太占地方,自己放点农作物都不方便,于是,与家人一合计,就把老茶搬到街外面,当做垃圾全部丢掉。


(陈升福元昌老宅二楼1)


经过估算,按今日行价,被扔掉的茶饼,价值高达数亿元,让爱茶之人扼腕叹息。

这几年,福元昌老茶拍卖的价格一路飙升到每饼几十万到上百万,不断刷新普洱茶拍卖史的记录,2013年,福元昌老茶最高拍卖价格一筒七片共计1035万,这更让那个把老茶当做垃圾丢掉的人,后悔至极,每当提起,捶胸顿足。


(陈升福元昌老宅二楼2)


福元昌老茶与敦煌经卷,同样是价值连城,这些流失的东西,除了可以衡量的经济价值,还有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

故事并没有结束,庆幸的是,在2006年,一个叫陈升河的人花重金买下了福元昌的老宅,并对老宅进行大面积扩建和修复,2015年,在福元昌老宅的基础之上复创了 "陈升福元昌号",才使得"福元昌"这一品牌得以传承。


(陈升福元昌老宅新门2)


易武老街上,有关茶和人的故事太多,我们所知道的,远远只是易武故事的冰山一角。

这些年,很多人不远千里专程来易武拜访老街,他们的到来,为这昔日繁华的老街带来人气和温度。但我们始终期待着,易武能再现曾经车水马龙的茶业大家族,并在百年老号的基础之上,重现百年古韵的品牌。


(易武老街)


离开易武已是天黑时分,老街和新街都变得更加宁静,村庄里偶尔有狗叫声,月亮爬上山顶,群星正在闪烁。


2022-05-04 00:0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