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头号陶贩:从摆地摊卖烟灰缸到台湾80%的茶人茶馆都用他做的茶器

发表于:2024-05-19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19日最后更新头号陶贩:从摆地摊卖烟灰缸到台湾80%的茶人茶馆都用他做的茶器<,提前几十年时间的发展与沉淀,让台湾,有关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比如说,茶器具的设计(创作)与制作。也许对一些大陆茶人而言,"陶作坊"这三个字已经并不完全陌生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19日最后更新头号陶贩:从摆地摊卖烟灰缸到台湾80%的茶人茶馆都用他做的茶器。

提前几十年时间的发展与沉淀,让台湾,有关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比如说,茶器具的设计(创作)与制作。

也许对一些大陆茶人而言,"陶作坊"这三个字已经并不完全陌生,因为不少人的茶桌上可能已经有了一件来自陶作坊的怀汝瓷、烧水壶或者同心杯。

不过,也许这样介绍陶作坊的创始人林荣国,会让更多刚刚接触茶界或者陶艺界的人,更加一目了然--在台湾,差不多80%以上的知名茶人,都曾是他的客户;差不多80%以上的茶馆,都用过他家的茶具

他是陶作坊的创始人,也是台湾著名的陶艺家,林荣国。




1

茶艺兴起让陶艺家有了饭吃

尽管在旁观者看来,林荣国幼时曾供职于耐火砖工厂的父亲、以及大学时曾有过知遇之恩的国宝级陶艺家吴让农,似乎都给他冥冥之中的陶艺之路,增添了一些"命中注定"的色彩。

但在林荣国看来,他"一脚踩进泥里"的人生选择,并没有太多的戏剧化成分。"人生很多都是误打误撞,半推半就,有哪几个人能说是真的例外。"



大学读的是"工艺教育",主修工业设计,林荣国也因此练就了一双能手。他会做金工、车床、电工、电子,又会画图、木工、陶瓷……驳杂的学艺过程,给了他技艺与意志上的诸多锤炼。


▲ 三十年前的木制电表箱,是林荣国创业之初,手工自制的电窑控制设备,也见证了陶作坊由工作室到文创品牌的成长史。


而师从吴让农,则让林荣国对"艺术"二字有了更加严谨的态度和更深刻的体会。跟随吴让农的陶艺世界让人心醉沉迷,但林荣国还是很冷静地认识到"照这样的模式,我可能没办法生活。"

在搜寻今后究竟要做什么的过程中,他做过花器,做过烟灰缸,还摆过路边摊。白天拉坯、烧窑,晚上摆摊卖作品。每每回忆起这段日子,林荣国却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是那段时间让他有了观察市场的好机会。


▲ 林荣国创业初期的器物创作,当时还未跨入"茶文化"的范畴。这只手作的花器,有着浓厚的陶艺风格。


▲ 由林荣国亲手拉塑的素烧陶制花器果盘。利落而富于趣味的侧面线条,是手拉坏陶器作品常见的特色。


在当时台湾最大的陶瓷工厂工作的时候,一个普通的碗,大概卖人民币3块钱,但茶艺风行的时代下,一个喝茶的杯子,却可以卖20来块钱。"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可能是可以活命的。"

彼时正逢台湾茶艺蓬勃兴盛,不少陶艺家都纷纷开始以茶为主题,自嘲是一个"苦孩子"出身的林荣国,在选择茶器具作为事业的缘由,也更多是出于务实的选择。

"严格来讲,是茶艺兴起让陶艺家有饭吃。"林荣国说。


▲ 企业创立之前第一个工作室:陶屋。照片为陶屋成员合照。


2

宜兴紫砂壶曾是他创业时的"大忌"

1983年的台湾茶器界,应该更像是2007年的大陆。大家都是开始热衷于喝茶,开谈茶艺、茶文化,但在喝茶的配套硬件和审美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记得那时候泡茶要么用的就是塑胶盘,要么就是不锈钢盘,都比较原始,稍有点文化底蕴的人,会用一些'民艺品'(即当地匠人从地方独特的材料及传统文化发展出的、带有当地风格及适合生活中使用的器物),然后就是宜兴或者仿宜兴的制品。"


▲ 思源壶。陶作坊第一把小壶,是林荣国于三十多年前初试茶器领域的作品。


那时候"宜兴壶"几乎是品茗壶的同义词,所有陶艺家在创作时,外形、质感、色泽……无不以宜兴壶为准。而当林荣国每做完一把壶后拿去卖时,很多人看了会说,"你的壶是很好,但宜兴壶会比较好卖。"

"那时候我还是年轻人,一听,不爽!"

艺术家思维的林荣国,并不能认同这种对传统一味的模仿复制,"如果只是循前人的路,那人怎么还会想创意,还怎么前进。""那么百年后,后人又将如何看待我们这代人,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创新的东西?"

"所以在我创业的过程中,大概有十年的时间,我不做小壶(仿宜兴壶)。"


▲ 烧水壶的初代原型,壶钮、平壶底等细节,已可见基于使用者实用考虑的巧思;提梁还是由藤编制成,而非日后上市商品的烧折竹根。


在陶作坊品牌知名度打响后的若干年,很多人问过林荣国,为什么最终的产品体系是以怀汝瓷、陶制茶具、以及老岩泥系列这三大支系为主?为什么不做白瓷?不做青花?不做其他?

其实都归因于他身为艺术家的一点点傲气,和他对产品创新的一点点坚持,并最终呈现出和当时主流市场的一些不一样--


▲ 同心杯,陶作坊代表作品系列之一,原创于1985年。


▲ 易泡壶,陶作坊代表作品系列之一。为繁忙当代所设计的简便茶器具组,套有海草环,可隔热不烫手,是简化后的泡茶器具。


今天的陶作坊,每一个杯或者壶最终的状态,审美上不会是绝对意义的"学古",使用上更是无数次人体工学实验的结果,和针对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良。

所以陶作坊在台湾会被归为"文化创意产业",而不是大陆大多数茶器具企业的"工艺美术行业",大概原因也在于此。


3

不经意间,他们一起慢慢影响了台湾茶文化

当然,不做小壶,就等于主动放弃了一部分市场。林荣国干脆就做小壶以外的东西,做改良壶承、茶海、同心杯、烧水壶一系列……这在当时不锈钢和塑料盘为主的台湾茶界,耳目一新,供不应求。


▲ 烧水壶,陶作坊代表作品系列之一。


▲ "陶朴"系列。陶作坊的陶品釉色,千变万化,但始终维持一定质朴温润。


已经记不得是在卖出第几件作品的时候,林荣国开始不想再在落款上题自己的名字。

"事实上那个时候,我已经在想我要不止做陶艺家了,我要做一个企业。但严格讲,我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品牌,于是就取一个名字代表这个工作室,最后就叫了'陶作坊'。"



那时候台湾整体上喝茶人、懂茶人都是文化水平、经济能力较高的阶层,于是陶作坊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中高档"。

在这样慢慢完成对茶、对茶器认知的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早期的很多台湾喝茶、玩茶的人,也成了林荣国的客户,今天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名字听来让大家如雷贯耳者。

在林荣国看来,台湾茶艺是一些文化界人士、艺术家、陶艺家、茶人……大家共同动脑筋,去创造各种茶的氛围的呈现方式的一个结果。他们集结在一起,慢慢影响了台湾茶文化的发展。

"而我,也只是刚好处在那个环境之中。"

带着一点年轻人对社会的观察、关心以及志气,林荣国也曾提出自己的使命感--"要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需从锅碗瓢盆做起"。



林荣国举了个例子,在北欧,很多家庭是没有塑料制品的,他们让小孩子用的就是陶瓷器,"那打破怎么办?打破了你才知道你的动作不对。太粗鲁。"

"我们去国外观光的时候总是会感叹,他们的文化素养很高,审美趣味更好,没错,他们的博物馆美术馆确实很好,但是从我们设计的眼光,会认为他们的日用品更好。一般人不会天天待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但天天在用好东西,却一定会耳濡目染。所以,我觉得,生活用品好,大家的眼界、美感才会更好。"

而茶的文化、美学和周边,也无疑是一个更为丰厚的土壤。



4

如果陶作坊的土是阿里山的土,严格讲,阿里山会缺一角

1998年,林荣国第一次带领团队,来到大陆交流,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一个茶叶博览会。来自宜兴的工艺师们也好奇地围住了陶作坊的展台。

"当时我们也有展一些类似紫砂朱泥的东西,他们就问,你们台湾也有朱泥吗?我说没有。那没有怎么办?这就需要调配。"

"其实台湾对原物料的了解,实际上是'因祸得福',因为没有稀缺的原物料,所以推动了我们在原物料上的复合配方技术。"



对于很多使用紫砂壶的人的传统认知而言,拥有上好的泥料,是成就好器的一半。不过像宜兴这种拥有得天独厚优质泥料的地方,普天之下实在少之又少,而且也终归是有限的。

但在林荣国看来,优质泥料那些特殊的质感、色泽、透气性、传热性……却也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用不同材质陶土之间的"拼配"来实现。



今天陶作坊在陶土的配方上一共有9种,每一种都是不下百次的实验,根据泥料最终呈现的颜色、密度……等不同维度,所最终找到的一个最优比例。这让不掌握任何土矿的陶作坊,实际上在创作上却拥有了最大的资源优势。

"因为我们最大的核心和专业度,已经做到,即使某几种土换了、没有了,我都无所谓,我都可以再用其他的原物料再次调配出我们所需要的那种陶土。"

资源的匮乏,促使他们练就一身"改变的功力",反而拥有了更广阔的资源空间。"而且说实话,我觉得这样也会对我们的环境更加友善一点。"



▲ 工作中的陶作坊团队


"从营销的概念来说,'稀有'是比较容易创造价值,但我个人一直希望不要这么做。因为如果我说陶作坊的土是阿里山的土,严格讲,阿里山会缺一角,倒不是我陶作坊挖完了,是很多人都会跑去挖。"

"那没有稀有原物料怎么办?那就回到技术,回到创意,那就做艺术家。就好像做雕塑一定要用黄金才比较贵吗?用石头的雕塑就不可以更有艺术性吗?衣服有棉麻丝绸,难道一定要丝绸才能叫漂亮吗?"

"当然这个讲起来,会跟传统的认知不太一样,但这就是我的理念。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把做陶当做艺术创作来做,并利用技术的手段,然后化腐朽为神奇。"


5

艺术家和实业家

大约是在2002年的时候,陶作坊在北京开设了大陆境内的第一个专柜。

已经引领台湾茶器具文化的陶作坊,要开始面对一个更广阔的未知市场,和不同民情反应的地域百态。

事必躬亲的林荣国,在每一处分店的"开疆辟土"中,都要深入在地,走当地人走的路,搭当地人搭的车,吃当地人吃的饭。一如当年创业之初,摆地摊去接触人群、接触市场的认真劲儿。


▲ 寒冬瑞雪中的陶作坊北京仓库与送货人的脚踏车


林荣国始终相信,态度是文化隔阂时,最有用的沟通话语。而他身先士卒的行事作风,也深深影响了后续被派驻到各地的陶作坊主管们。

今天,陶作坊已经是在大陆各大城市拥有40余家门店,销售的触角更延伸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器美学知名文创品牌。


▲ 2016年9月开幕的,杭州艮山文创园区,陶作坊旗舰店


采访当天,林荣国刚刚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家居用品展回来没几天。"我们是在4年前开始受邀去参展,因为他们认为东方的文化已经开始可以跟西方沟通了。"

在国际化的场合,林荣国也曾想过从西方的角度去做推广。比如以前就曾邀请过一位波兰的设计师,来设计一套茶具,结果拿到国外去参展的时候,偏偏就只有这套茶具无人问津。


▲ 2017年,陶作坊在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


"然后我们发现,西方人还是会从他们看东方的角度来跟我们谈这个事情,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回到了我们本来的角度,来设计我们的产品。只不过,我们要开始学会如何沟通。"

"就是说,你是东方的,但你呈现的视觉和语汇,还是要让西方人看得懂,这就是要做国际品牌。"

从一人工作室到百人工坊,林荣国依然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思考与性情,以及一个实业家的勤奋与务实。



他会花一两年的时间,和团队一起,联合表演艺术、服装设计、剧场音乐、视觉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策划一场跨越文化、年龄、国界的Tea Party。

也会为了事业,在各国各城之间奔忙的旅途中,依然保持日常"巡店",出差住员工宿舍的习惯。

"以艺术的情怀,专业的素养,实用的考量,创造每一件作品。"

这是陶作坊3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创作理念,但也何尝不是林荣国漫漫人生路上,自己予自己的一句箴言。


撰文:Via

主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图片摄影:游力克


点击图片了解参与古树认养


2022-05-03 23:53: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