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铁观音匠人传承(三):刘金龙,他传承的是人与田野的约定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6月02日最后更新铁观音匠人传承(三):刘金龙,他传承的是人与田野的约定<,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最被国人熟知的分支。茶叶圈中一致有着"无铁不成店"的说法。它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阵痛。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个市场由原始粗放和野蛮生长到成熟转型的标志。一个成熟的市场日益发展,必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6月02日最后更新铁观音匠人传承(三):刘金龙,他传承的是人与田野的约定。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最被国人熟知的分支。茶叶圈中一致有着"无铁不成店"的说法。它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阵痛。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个市场由原始粗放和野蛮生长到成熟转型的标志。一个成熟的市场日益发展,必然会经历这样的阵痛,从而带来很多变革。


而立于这风口浪尖的则是匠人,那些经历了一切,又不忘初心的安溪人。他们自身的经历,传承的精神,正是安溪铁观音变革的写照,从他们身上,我们能了解到茶、这一片树叶的故事。



我们走访了数位安溪铁观音资深匠人,探寻了他们对于铁观音技艺、精神、物质的传承,以及对安溪铁观音的坚持。


在他们眼中,铁观音的变革又有着什么不同的角度?我们将分几篇文,从每一个不同精神的匠人身上,找出安溪铁观音制茶精神的回归。


1.这位不谈技艺的名匠,更喜欢与土地打交道

来到安溪,如果说要找铁观音韵味独特,最有个人印记的,多会指向匠人的圈子,而刘金龙便是其中之一,这位被当地许多人称"他的茶香会清晰到从鼻孔里冒出来"的茶人。


什么样的技艺能如此绝妙?在茶语网(www.chayu.com)探访刘金龙时,他却对制茶技艺并没有过多相谈。



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技艺没有信心,也不是他不会说。相反,他的技艺非常了得且能说会道。这从他在2017年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中获得的安溪铁观音名匠称号中得到了印证。


"我不谈技艺,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认为好茶来自源头。"他说出了原因,"要讲工艺太多人可以讲了,安溪几十万茶人都有自己制茶的技艺。我研究工艺几十年,到头来还是发现最关键的在源头上。也就是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便是刘金龙眼中最为关注的铁观音源头,也是他认为自己最应该传承下去的经验。



2.名山可以人为制造?他用自己的基地交出答案

对于刘金龙来说,他作为安溪千千万万的茶农的代表,也在不断地突破着自己,这一点,和整个安溪人民的精神非常契合。


"在生活上,我追求平淡。但谈起种茶,我这个人就比较有野心了。"刘金龙认为,自己现阶段最大的精力就在于研究铁观音的种植环境上,在这一点,他放出了豪言:"我认为,名山名茶,是可以人为制造的!"



中国许多产茶地都有名山,刘金龙承认他的确很羡慕那些名山所具有的独特天然环境。但是他却并不为此妥协,"我相信,我是可以通过人为,通过自己努力,把铁观音的种植环境、土壤,改良到与名山相媲美高度!"


这是一个大胆的言论,难度非常之高。但是一旦成真,却是安溪铁观音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而刘金龙,一直在朝着这方面努力进步。这在他如今位于龙涓乡的举源茶叶基地得到了印证。



这片土地,如今是安溪茶园管理最出色的基地之一。


"远看山花烂漫,近看茶树茁壮",这里不仅成为全国众多茶农管理学习的示范基地、多所大学农业研究基地,更是成为许多电视节目取景地,譬如《茶界中国》,就几乎用了一整集讲述了这里的故事。



那么,刘金龙是如何做到的呢?


3.别人狂种茶树,他却狂挖茶树

"别人狂种茶树,我偏狂挖茶树。"刘金龙轻描淡写地说道。在他的眼中,要做到茶园基地的优质,最大的一点就是生态与土壤。


在这里,刘金龙尽量让茶树生长空间扩大--人家一亩茶园近千株茶树,他种两三百株就好了。而留出来的空间,他种下了大豆、种下了油菜,甚至还有花生等农作物。"我种豆不得豆,得茶。"



这些伴生植物,对于他的茶园来说,不仅仅是"好看"。首先,它们可以作为有机绿肥使用;其次,生物多样性后,茶树病虫害也减少了--这些伴生植物不仅"替"茶树让害虫吃,还提供了害虫天敌的栖息地。



这是他倡导的茶园生物多样性法则,而茶园间隙种植什么样的伴生植物,也不是乱来的。


"我与几所大学的农业专家合作,选择不同的伴生植物间种于茶树之间。最终通过一个或多个茶季的检验,得出最优秀的选择。"



对于刘金龙来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茶树的留高。"


在数年前,安溪部分人为了快速采收,采用了矮化密集的种植。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有点得不偿失。"刘金龙把茶树留到一米多高,对于茶树的根系、水土的保护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稀植留高,茶草共生,改锄草为剪草,剪草覆盖茶园,是天然的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质。


茶草共生又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杂草根深达30一40厘米,又能帮土壤透水透肥透气,经过这几年实践效果显著。刘金龙用着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在自己的土地里不停地做着实验与突破。



"安溪人一直在创新,但是我可以说,我现在管理茶园的方式,是走在前头且合理的!大家都在怀念以前的茶山,我却认为,我完全可以人为地做到比以前老天爷给他们的更好!"面对自己的茶园,刘金龙感慨道。


4.与土地的约定,是他眼中传承的本源

话题不免谈到传承上来,很碰巧的是,刘金龙对于传承也有着很多话要说。


"这两年,很多人参观我的茶园,都很'心疼'我。"刘金龙坦白,自己挖掉茶树,并留高的做法,就短期来说,损失是很大的:"一年上百万吧。"



很多人明白,刘金龙这样的做法,对于他自己对于安溪都是很好的一个方向,但是见效时间却有可能会慢些。于是,自然而然地,大家就会想到,刘金龙是不是用自己眼下的利益来为自己孩子留下后期的财富。


说到这里,刘金龙笑了笑:"我两个孩子,一个学雕塑一个学设计,你说我把茶山留给谁?当然是留给这片我深爱的家乡,而不是只为自己的孩子。"


"传承,就是把好的留给下一辈。无论是技艺精神还是管理方法。"刘金龙认为,安溪铁观音能人非常之多,只要每个人都把自己最"过硬"的东西留下来,即使产业中有再多的困难,我们都能战胜。


对于刘金龙来说,茶园管理上,他手把手教的徒弟辈都有好几十个了。而对于自己参与讲课培训的茶农们,更是多不胜数。


而对于他来说,言传身教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茶园:"农民由于生活原因,对于利益是很现实的,你要让他看到希望,看到这样做对自己是有效益的。所以像我十分乐于宣传我这个基地,它便是铁观音甚至是其他茶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像想象中"大公无私"的低调,刘金龙对于自己的茶树基地卖力经营与宣传,其实也有着这样一层深意的指向。



茶种本就是对田野的一种自然选择。看天做茶的中国茶人,从来都是和土地保持着商量的态度。多少耕耘,多少收获,从来都是田野里永恒不变的约定。


对于刘金龙这样的安溪人来说,传承就是成就一味好茶,既是土地的选择,也是田野的造化。


撰文/何如卿

摄影/游力克



2022-05-03 23:44: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