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禅与茶的渊源丨成庆教授和茶语张阳在雷克萨斯茶局上的禅茶分享

发表于:2024-05-20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20日最后更新禅与茶的渊源丨成庆教授和茶语张阳在雷克萨斯茶局上的禅茶分享<,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自古以来,茶与宗教、尤其是佛教,一直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凡是种茶的地方,我们似乎都能寻觅到佛教的踪迹;凡是和茶有关的意境,似乎也都能窥见"禅"的影子。直到现在,"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20日最后更新禅与茶的渊源丨成庆教授和茶语张阳在雷克萨斯茶局上的禅茶分享。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自古以来,茶与宗教、尤其是佛教,一直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凡是种茶的地方,我们似乎都能寻觅到佛教的踪迹;凡是和茶有关的意境,似乎也都能窥见"禅"的影子。


直到现在,"禅茶一味"四个字已经成为了部分人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常在一些茶室、建筑设计、或茶席摆设上,感受到禅意。




禅的智慧与雷克萨斯倡导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基于此,雷克萨斯为许多媒体大咖举办了以"禅茶一日"为主题的茶会。茶语网参与执行,张阳受邀与上海大学历史系成庆教授、雷克萨斯杨琳女士一起,聊聊茶与禅的渊源。



△ 杨琳女士(左一),成庆教授(左二),茶语网张阳(左三)


此前,雷克萨斯已经邀请茶语组织举办过两场高端茶会。茶语邀请了曾任斗记副总的黎敏女士(同时是泰元坊文化的联合创办人)聊原料与极致茶品的融合,品鉴了斗记产品序列中极致茶品的部分。茶会上雷克萨斯邀请了马光远、李稻葵等经济大咖分享经济热点话题。




在"禅茶一日"这场茶会上,茶语网张阳给大家分享了的茶文化,成庆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禅茶渊源、日常生活中的禅智慧以及禅修放松……等等,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禅与茶的另一种方式。


这场茶会的主讲大咖成庆教授,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与佛教思想史,他对于佛学、禅学等宗教文化的理解颇有心得。




由充饥提神到精神追求,

感受禅与茶的缘深情满


浙江,湖州,安吉。这场"禅茶一日"的茶会就是在这里举行。




浙江,自古以来就有"丝茶之府"之称,自南北朝开始就一直有着进献贡茶的记载。同时,浙江也有着数量可观的千年古刹,诠释着茶与佛教源远流长的关系。




佛教在南北朝时于中国盛行,那时候,修建了大量的寺庙。而茶叶最初进入寺庙,是由于僧人日常生活中的需要。


"在中国,早期的佛教僧人遵守肉食禁,由于茶叶刺激性较小,在其中加入盐巴、大米、葱姜蒜等,可以作为充饥用,也可作为禅房提神的物品,它对于僧人的修行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成庆教授说道。


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氛围的浓郁等因素,原本仅仅只是生活需求的茶,在邂逅了江浙这一带神奇的地方之后,便上升到了精神追求的层面。僧人们喝茶也不仅仅出于生活的需求,渐渐的,他们在喝茶中找到了一种乐趣,开始追求平静、淡然、素雅,并形成了一种特殊茶文化的气息。




这种佛教与茶文化交织的情况,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这个时期,知名的寺庙与高僧大批涌现:


比如唐代著名茶僧皎然法师,一直在杭州灵隐寺修行。他是"茶圣"陆羽的指导老师、学术伙伴,并开创了茶诗千古佳作之先河。他将茶与禅完美结合,堪称"中国茶道的始祖"。


法钦禅师,浙江余杭径山寺的开山鼻祖,于五巅之峰手植茶树,用以供佛并祛除坐禅之昏寐。迄今为止,径山寺禅与茶的因缘已经有了1200余年。再后来,大慧禅师更是因地制宜把茶禅文化传播更广。


武夷山最核心位置的天心永乐禅寺,其僧人以冰水煮茶,积极推行历史悠久的天心禅茶--扣冰茶,让"禅茶一味"这一包含智慧的哲理为世人受用。


"武夷岩茶确实跟佛教其实也莫大关系,且僧人对茶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台湾冻顶乌龙源种就是天心永乐禅寺僧人给的。"茶语网张阳说道,"台南人林凤池游览武夷山时,向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要了武夷茶苗,后在台湾冻顶山引种成功,随后被移苗广泛种植。"


此外,我们目前看到的日本"清、和、静、寂"茶道,也都是由于中国僧人东渡日本,才得以传播发展。


一为专注喝茶,二为活在当下,

是为"禅茶"


"一直都有朋友问,什么是禅?什么是佛法?"成庆教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禅宗的来源:


"当年佛陀拈了一枝花朵,报之以微笑。意在说明禅宗是传佛心印,心心相印。比如,我们现到一个庄严广大的寺庙中,里面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如果每个都跪拜一圈,可能要花上一天。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内心正确用功,心神领会,不拘泥于形式,就可以了"。




在说完第一个禅宗的公案之后,成庆教授说起了第二个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从谂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你们以前来过吗?'答曰:'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便是著名的"吃茶去"的故事。




"禅借茶道所阐发的,一是要专注喝茶,二是要活在当下,也要我们根据自己,用一个正确的、新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对一切的事情。" 成庆教授简短说道。


"所谓的'专注喝茶',即泡好当下这杯茶,注意观察自己的内心。"成庆教授顿了顿,有点无奈:"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家人、事业、名利中,当自己不断追逐外界的时候,心就会被环境主导,人就会失去主导的自我。"




成庆教授说起禅茶的第二层含义,即活在当下:"在茶道里,有个词叫一期一会。喝茶时,把自己和手中的茶、所在的环境、喝茶的朋友……看成是一段因缘际遇的过程。"


"茶友们珍惜当下这段缘分,不焦虑未来,不惦记下一分钟、下一天的事情,也不因为刚才的失误苦恼。太多人思考到未来,才会感到焦虑,或是为过去而感到遗憾,所以没有办法和自己和解。"




所以在这里讲的,禅茶所阐发的,即是不要执念于过去、不必焦虑于未来,珍惜当下。正如这场茶会,安心"且坐喝茶",等到喝茶已尽,因缘已散,佛起衣袖各自行道,从此以后各有各的因缘。


佛陀摸顶,也不过是"且坐吃茶"


有人把喝茶当成是一种修行。在成庆教授看来,确实如此。所谓的"修行",不仅是专注内心、活在当下,还要合适就好。




"对于一个禅人来讲,佛陀摸顶,也不过是'且坐吃茶'。"成庆教授解释道,"我们遇到佛了,佛摸顶了,就感觉很珍贵。然而对于一个禅人来讲,佛陀摸顶,也不过就是饮一杯茶那么简单。"


"在禅宗里,没有神圣与平凡的对立。比如这杯茶,你知道其好坏,但是并不执着它的好坏,不去想下一泡是普通茶,还是牛栏坑肉桂。"成庆教授笑了笑,说道:"禅对茶器的理解,也是合适就好。"




是的,我们在看到一些茶人茶事的时候,总能看到这样"合适就好"的例子:在许多人都追求名贵器具的时候,千利休却与那些拿着昂贵器具的人背道而行,他拿着破碗、砍断竹子、摘来花朵,顺手拈来器物就可作茶器,此饮茶意境也令人惊艳。


"破碗可用,但并不是都倡导大家用破碗,有好碗自然也可以安心享用,适合自己就好。但是用完了也不必惦记,喝完便拂袖而去,不用惦念,不用无法释怀。"


"此外,这样的心境也会影响到茶汤好坏。对于泡茶而言,技术是重要的,举手投足间的力道和用心的方法,都会呈现在茶汤上。但如果心不平,则泡的不佳;相反,心境平稳不浮躁,用心泡,味道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也是我们讲修行中的乐趣,于细微处见成败。"




一杯禅茶背后的故事,远不限于这场茶会所谈到的那么简单;品味其中滋味,领悟其中神韵,也并非只看他人他事便能悟透。也许,当你一个人静静地泡上一杯茶,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时候,也正是领悟禅茶的开始。


* * *



2022-05-03 23:35: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