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11个步骤品出奇妙茶味!

发表于:2024-05-3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31日最后更新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11个步骤品出奇妙茶味!<,六堡茶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广大的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而六堡茶茶艺作为茶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第一道焚香煮泉醒陈茶檀香袅袅钟鼓鸣,燃点活火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05月31日最后更新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11个步骤品出奇妙茶味!。
  六堡茶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广大的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而六堡茶茶艺作为茶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
  第一道焚香煮泉醒陈茶
  檀香袅袅钟鼓鸣,燃点活火煮甘霖;
  柔荑玉手扰清梦,醒却陈茶备烹茗。
  古时有编钟,亦有六堡茶。六堡茶,越陈越好,这正如红酒。红酒开瓶后需抖气,六堡陈茶亦然,需醒茶,待其茶性从沉睡中醒来之后,放置一段时间,让其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其饮用效果更佳。
  第二道龙母率子喜迎宾
  龙母文化源梧州,今在岭南成奇葩;
  请得龙母携五子,奉却佳茗酬大家。
  龙母文化,发源于梧州,如今已经成为岭南文化的一支奇葩,龙母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就是"修身养性",与茶道精神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将其融入六堡茶文化之中,特设计了六堡茶茶艺表演茶具,用以奉茶,以酬今日到场的茶文化领域里的大家之士。
  第三道千年古韵六堡茶
  饱含沧桑成名茶,红浓陈醇味极佳;
  三分到嘴烦疾除,七分落肚醉陶家。
  六堡茶,有史可查已经有1800多年,于清嘉庆年间,入选中国名茶,然而,因各种原因,现在识之者不多,但真金不怕火炼,六堡茶,以其独特的红浓陈醇及槟榔香,渐渐又受到了世人的追捧。好的六堡茶,那浓郁的陈香、醇和的甘味,可能会令陶渊明不愿再"采菊东篱下"了,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陶家喝了这六堡茶后,能爱上她,醉心于她。
  第四道龙母沐淋喜开怀
  龙母沐淋壶心暖,开怀喜纳黑茶枪;
  轻摇再醒睡希夷,满室皆闻六堡香。
  龙母沐淋就是用开水将壶里壶外烫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壶温。
  把茶叶放入烫好的壶内称之为喜开怀。
  轻摇再醒睡希夷,就是轻轻摇动茶壶,让茶均匀受热。
  第五道龙兴雨施风拂面
  龙兴悬壶高冲水,雨施香浮令人酥;
  玉手轻扬风拂面,一瓯甘露袪尘俗。
  龙兴悬壶高冲水,使茶叶随着水浪上下翻滚。
  雨施香浮硕人酥,是指冲茶时茶香上浮,熏得冲茶的美女都醉了。
  接着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称为风拂面。
  第六道群龙戏水洗仙颜
  玉手搅动头道汤,群龙戏水喜洋洋;
  再注醍醐复烹茗,甘霖遍洒洗仙颜。
  头一道茶汤一般不喝,可以拿来汤洗茶杯,称为群龙戏水。
  再向母壶中注入开水后,在壶的表层再次浇淋一层白开水,称为洗仙颜。
  第七道龙涎回壶降甘露
  龙涎回壶注流霞,红雨随心翻作浪;
  再请龙母降甘露,烹就佳茗赛维扬。
  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壶,称这为龙涎回壶。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趁着壶热再注入开水,称为降甘露。
  第八道祥龙行雨喜点头
  龙行天下现仙霞,香飘四座醉陶家;
  甘霖普降瓜芦木,祥龙点头献叶嘉。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且均匀地注入杯中,就好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
  六堡茶,原产生于梧州市苍梧六堡,古名瓜芦木。
  叶嘉,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此处的陶家,意指成功之士,缘自"陶朱公"。
  当子壶中茶汤剩少许时,再用点斟手法,点斟一遍称为点头,表示欢迎嘉宾。
  第九道喜龙献瑞奉佳茗
  喜龙起兮香尘扬,遍巡四座献茶汤。
  千般情意万分情,煮就甘侯请君尝。
  着龙母服饰的礼仪小姐向嘉宾献茶。
  甘侯,茶的别称,出自唐·孙樵的《与焦刑部书》。该书有一段记载:"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齐阁。此徒皆请雷而圻,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龙之品,慎勿贱用之。"
  第十道群龙頜首闻古韵
  群龙頜首闻古韵,陈香扑鼻意微醺;
  红浓原是汤本色,若得明亮茶中君。
  是指各位嘉宾端起茶杯低头闻六堡茶特有的陈香。
  然后再观其汤色,红浓色是优质茶色,红得明亮更是上品。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品瓜芦
  三龙护鼎若琛瓯,未饮仙霞烦已除;
  但求邀得茶中士,齐聚山城品瓜芦。
  端杯有一定的讲究,拇指、食指护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女士可使用兰花指)。
  然后品茶,小口细啜。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更精准地品出奇妙的茶味。
2022-05-04 09:54:50
0